传统植物配置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得.ppt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植物配置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得

传统植物配置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园林现状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之一,园林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当西方规则式园林随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之后,中国古典园林正在逐渐被遗忘中。这种遗忘,不只是世人对它的遗忘,更多的来自于园林设计师自身的遗忘。尤以植物的配置与艺术处理变得西化,很多植物的艺术处理都采用西方的规则式处理方式,修剪成格式的造型。 (一)中国传统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植物配置 (二)传统植物配置继承与发扬 起源 注重文化内涵 讲究诗情画意重意境 深受儒道佛思想影响的文人大夫们经营园林植物景观时全凭诗格取裁: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的私家园林拙政园就有以诗格取裁的植物主景二十多处其中按春景取裁有:“暗香疏影楼”、“雪山云蔚”、“兰雪堂”、“海棠春坞”;夏景有:“芙蓉榭”、“嘉实亭”、“枇杷园”、“听松风处”、“绿漪亭”、“涵青亭”;秋景有:“梧竹幽居”、“待霜亭”、“秫香楼”;冬景有: “留听阁” 传统植物配置继承与发扬 现状:在观赏植物种及品种的拥有量上堪称世界之最。但在园林的运用上运用的植物极少。 继承:传统的植物配置传统植物配置讲究诗情画意、重意境其实际就是造园设景要立意,要有文化气息,这对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如杭州很多中就有以植物命名的:柳浪闻莺,曲院风荷,满陇桂雨,云栖竹径等 发扬 以人为本:现代植物景观应融入富时代 精神的活动内容,强化人的参与。 中西结合: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应结合自身情况,吸取西方园林精华结合中国的传统植物配置进行不应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对称式的整形植物景观。 注重生态设计:古代造园也有一定的生态意识,陈从周在《续说园》中说:“牡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厅之南”;《长物志》中的 “绿窗分映”是按芭蕉叶片硕大,极易招风而形成的景观等。古人尚且如此,作为现代特别是作为物种保存、科普旅游观光的植物园和景点更应从不同层面不同深度配置植物景观。 总结 简而言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植物的配置应秉承传统植物配置中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在发扬其思想时结合西方的园林植物配置精华。 将中国传统的植物配置手法运用于 现代的园林之中。 * 植物不仅是人类衣食住行医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人类精神寄托的重要媒介,植物的花、果、叶、色、姿、韵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古人,植物作为传统园林的要素之一最早出现在殷、周时代。 园林植物在文人的经营下,总是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植物在古人的眼中是高尚品格的象征,它美丽、纯洁、善良;它潇洒、挺拔、俊健;它有勇气、有智慧、通人性,具有人本性中的一切美好东西。 “要知此花清绝处,端知醉面读《离骚》”(徐致中赞)和“梅以韵胜,以格高”(范成大《梅谱前序》的梅花;“本无尘土气,自在水云乡;楚楚净如械,亭亭生妙香”元人郑云端《咏莲》)的荷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于潜僧绿筠车》)的竹子 *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