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案例测绘师.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册测绘师案例测绘师

(5)影像色彩基本要求 数字正射影像图应反差适中,符合地形、地貌的反差特征、色调与色彩均匀、无噪声,经过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其镶边处不应有明显的灰度(或色彩)改变。 (6)影像数据文件格式的基本要求 数字正射影像文件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应具有坐标信息,所以要求存储正射影像文件应选用带有坐标信息的影像格式存储,如GeoTIFF、TIFF+TFW等影像数据格式。 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主要包括原始数字航空像片、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DEM成果、技术设计书等所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色彩调整 影像色彩调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影像调色,主要包括影像匀光处理和影像匀色处理两项内容。 (1)影像匀光处理 影像匀光处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张数字航空像片各自的光照均匀。影像匀光一般是采用编辑调整航空像片局部的亮度来实现的。 (2)影像匀色处理 影像匀色处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整个测区的所有航空像片色调一致,色彩均匀。影像匀色一般是采用编辑调整航空像片整体的亮度、反差和色彩均衡来实现的。 DEM采集 用于数字影像几何纠正的DEM采集,从技术方法上与基础地理信息DEM的生产一致,但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为了满足地面上大型构筑物(如河流上的桥梁、高架路等)的纠正精度,需采集这些构筑物的高程特征线(或辅助特征点),与其他的特征线的特征点一起构TIN内插生成DEM格网高程。 影像纠正 数字影像纠正可以在重建模型后对左、右航片同时进行正射纠正或左、右航片单独进行纠正,也可以利用航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定向参数和DEM数据,对数字航空影像进行单片纠正;依次完成测区内范围内所有航片的正射纠正,生成每张航片的正射影像数据。 影像镶嵌 正射影像镶嵌的主要步骤如下: (1)按图幅范围选取需要进行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 (2)在相邻正射影像之间,选绘、编辑镶嵌线;在选绘镶嵌线时需保证所镶嵌的地物影像完整。 (3)按镶嵌线对所选的单片正射影像进行裁切,完成单片正射影像之间的镶嵌工作。 图幅裁切 按照内图廓线(或内图廓线的最小外接矩形)对镶嵌好的正射影像数据进行裁切,也可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外扩一排或多排栅格点影像进行裁切,裁切后生成正射影像数据成果。特别注意的是,所生成的正射影像数据成果,应附有相关的坐标、分辨率等基本信息文件。 质量检查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精度、影像质量、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5个方面。 (1)空间参考系检查 空间参考系主要涉及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地图投影3个方面。大地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否符合要求。高程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的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地图投影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数字正射影像图分幅是否正确。 (2)精度检查 数字正射影像图精度检查主要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像点坐标中误差、相邻像片的镶嵌误差、相邻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的同名地物影像接边等3项内容 (3)影像质量检查 影像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正射影像地面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裁切范围、色彩质量、影像噪声、影像信息丢失等5项内容。 (4)逻辑一致性检查 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包括数据的组织存储、数据格式、数据文件完整和数据文件命名4项内容 (5)附件质量检查 附件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元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等。 成果整理与提交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生产需要提交的主要成果包括: (1)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文件; (2)正射影像镶嵌数据文件; (3)元数据文件; (4)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文件接合表; (5)质量检查记录; (6)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7)技术总结报告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DOM 生产案例 背景材料 分析要点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计划采用卫星生产6000km2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前期已安排完成卫星影像采购工作。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总面积约6000km2。平地占90%;丘陵地占10%,集中在测区北部;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均低点为30m,丘陵地最高海拔100m。 主要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 1015.3-2007) (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 (3)《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5)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6)高程系统采用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