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节 流体流动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节 流体流动4

§1.4 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 一、 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 哈根—泊谡叶方程式 1、层流时的摩擦阻力 Question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 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倍; 如果将管径增加一倍,同时使流速保持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倍; 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倍 2、湍流时的摩擦阻力 量 纲 因次分析法只是从物理量的因次着手,把以物理量表达的一般函数式变为以无因次数群表达的函数式。它并不能说明一个物理现象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组合数群之前,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作详尽考察,定出与所研究对象有关的物理量。如果遗漏了必要的物理量,或把不相干的物理量列进去,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因次分析法的运用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经过因次分析得到无因次数群的函数式后,具体函数关系仍需通过实验才能确定。 1、关联图 2、关联式 考莱布鲁克关联式: 哈兰德关联式: 光滑管(2500Re100000): 布拉修斯方程 例 题 某输送管线,管长为1000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径为50mm。若分别输送水(ρ=1000kg/m3, μ=1厘泊)、 乙二醇( ρ=1113kg/m3, μ=23厘泊)和 甘油( ρ=1261kg/m3, μ=1499厘泊)。 试计算管内流速为1m/s时,此三种流体在光滑管道中的阻力损失。 二、非圆形管内的流动阻力 当量直径de 三、 局部阻力 1、阻力系数法 局部阻力系数 突然扩大时: 三、 局部阻力 2、当量长度法 四、 管内流动的总阻力损失 四、 管内流动的总阻力损失 例:用泵把20oC的苯从地下贮罐送到高位槽,流量为300L/min。高位槽液面比贮罐液面高10m。泵吸入管用?89?4mm的无缝钢管,直管长为15m,管路上装有一个底阀(可粗略地按旋启式止回阀全开时计)、一个标准弯头;泵排出管用?57?3.5mm的无缝钢管,直管长度为50m,管路上装有一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全开的截止阀和三个标准弯头。贮罐 及高位槽液面上方均为 大气压。设贮罐液面维 持恒定。试求泵的轴功 率,设泵的效率为70%。 解:取贮罐液面为上游截面1-1?,高位槽液面为下游截面2-2?,并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即: 式中:da=89-2?4=81mm=0.081m,la=15m。由教材查出的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分别为:底阀(按旋转式止回阀全开时计),6.3m;标准弯头,2.7m。故: (2)排出管路上的能量损失 (3)管路系统的总能量损失 注 意: 1、管路阻力包括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本质不同的两大类。前者主要是表面摩擦,后者以形体阻力为主。 2、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因流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工程处理方法。对于层流,通过牛顿粘性定律可用解析方法求解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及流动阻力;而对于湍流,需借助因次分析方法来规划试验,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 3、建立“当量”的概念(包括当量直径和当量长度)。“当量”要具有和原物量在某方面的等效性,并依赖于经验 。 §1.5 管路计算 管路计算 管路分类: 简单管路 (串联管路) 复杂管路(包括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 计算目的 (1)对于已有管路系统,规定流量,求能量损失或We; (2)对于已有管路系统,规定允许的能量损失或推动力,求流体的输送量; (3)规定输送任务和推动力,选择适宜的管径。 一、简单管路(串联管路) 通过各截面的流量不变, G1=G2=G3 V1=V2=V3 (ρ=const); 整个管路的阻力等于各直管段阻力与各局部阻力之和: 一、简单管路 1、对于已有管路系统(已知管长l和管径d),规定流量V,求能量损失或We; 一、简单管路 例:如本题附图所示,密度为950kg/m3、粘度为1.24mPa·s的料液从高位槽送入塔中,高位槽内的液面维持恒定,并高于塔的进料口4.5m,塔内表压强为3.5×103Pa。送液管道的直径为Φ45mm×2.5mm,长为35m(包括管件及阀 门的当量长度,但不包括 进、出口损失),管壁 的绝对粗糙度为0.2mm, 试求输液量为若干m3/h。 解:以高位槽液面为上游截面1-1’,输液管出口外侧为下游截面2-2’,并以截面2-2’的中心线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一种避免试差的计算方法 简单管路 3、规定输送任务和推动力,选择适宜的管径。 (2)已知qv 二、 复杂管路 1、并联管路 例:用内径为300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