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开的革 命情结:王蒙小 说的思想轨迹-生活阅读.pdfVIP

解不开的革 命情结:王蒙小 说的思想轨迹-生活阅读.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王蒙创作于 年代 的 《恋爱的季节》中有一段写主人公钱 文之所 以 “从小就痛恨旧社会,就盼望暴风雨,就期待革命的铁 锤把旧世界砸个稀 巴烂。他所 以天然地趋向革命,趋 向左倾,趋 向于激进的共产主义 布尔什维主义 ”,“第一位 的原因恰恰是 他的父母的争吵斗殴,这太可怕了。他恰恰是从他的父母的仇敌 般的、野兽般的关系中得出旧社会的一切都必须砸烂,只有把 旧 的一切变成废墟,新生活才能在这样砸成粉末的废墟中建立起来 耸立起来 的结论 的”。无独有偶 ,《活动变人形 》中的倪藻,当他 在德国他父亲的老朋友史福岗家 “接上了一段断截已久的胶片”, 又寻觅到他童年生活的遗迹时,他感到更有把握 回答侨 民赵微土 关于 “为什么中国的革命,中国的进步要这样难,要付出这样惨 重的代价呢?少付出一点代价,不行吗 的提 问了:“为 了改变 他童年时代领教够了的生活,这一切的代价,也许并不算太高。” 而倪藻所谓的童年时代领教够了的生活同样是他的父母的争吵斗 殴,这是 《活动变人形》的最主要的内容。显然,无论是钱文还 是倪藻都有着王蒙本人的身影 。王蒙是把 《恋爱的季节》当作他 第 2 页 的精神 自传来写的①,而 《活动变人形》按照王蒙 自己的说法是 他的切肤经验②。据王蒙夫人方蕤说: “幼年的王蒙,生活在一 个不幸的家庭里。家里的纠纷,父母的不和,源于文化素质、生 活情趣、新 旧观念、待人接物……反正说不清的差异,令夫妻关 系到水火不相容的境地 。再加之家庭成员组合的畸形:他的外祖 母、母亲 、姨母组成联盟 ,和他那单枪匹马的父亲抗衡 。有一 回,他的父亲从外面回家,正从院中往室 内走来,迎接他的是一 盆才出锅的热绿豆汤,从室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倾盆泼出。 无疑,这惊心动魄的残酷事实,在王蒙幼小的心灵上,深深地打 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我跟他相识 以来,他从不轻易说起这些, 而每每说到这种话题时,他很痛苦,我也为他难过。小小年纪的 王蒙 ,怎能承受得 了这么大 的苦难 !” 这里所说的泼绿豆汤的情 节几乎原封不动地写到了 《活动变人形》中。在这个意义上,我 们完全 可 以说钱文和倪藻就是王蒙 ,是艺术化 了的作 者 自我 形象。 如果说每个人在他的童年、少年时代 由于幼稚、软弱和不成 熟都必不可免地有着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强烈依恋、依靠的话, 那么,当小小王蒙因父母的相互仇恨和争吵而感受到深深的失望 和巨大的痛苦时,革命及其领袖可 以说是恰逢其时地替代了当年 王蒙的父母成为王蒙的依恋、依靠的对象,而且这个对象有着父 母根本无法 比拟的强大、有力。起码在王蒙心 目中革命做到了摧 枯拉朽,把包括他的家庭在 内的整个社会翻 了一个个儿。钱文因 与地下党领导人沈大哥失去联系所感到的痛苦 “说是像断了 线的风筝,说是像失去了慈母的孤儿,说是像离了群的孤雁,说 是丧失了生活的意志、意义、决心和信心,这是一点也没有夸张 其词的啊”,我以为是真实地表达了王蒙当时这种强烈的依恋心 理的,你甚至可以说这实际上 已经形成了王蒙的一种情结,一种 革命情结 。 第 3 页 但是,如果说一个从小过于依恋、依靠父母、一个从小受到 父母过分的溺爱和庇佑的人,他以后将很难走向真正的成熟和独 立,那么,王蒙在他的童年对革命及领袖的这种强烈的依恋和期 待,对他意味着什么,尤其对他以后的创作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他生命最初的四五年 之间,他的人格已经成形, “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 他趋近 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也都已经固定。以后它 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它们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固定 成形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当然,说人在那么早的时候其 人格即已成形也许有失偏颇,未必一定科学,但中国老话常说的 三岁看老却是与阿德勒的看法极为接近的,因而它起码说明了一 个人童年生活对他一生的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