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设计与CAE分析.docVIP

整体式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设计与CAE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体式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设计与CAE分析

整体式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轮齿设计及CAE分析 郭 赟、王 宇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沈阳 110027) 摘要:驱动轮作为煤矿机械行走机构的关键零件,其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及行走机构的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两种驱动轮轮齿的结构设计方法,并且进行CAE分析,验证安全系数。 关键字:驱动轮;结构设计;安全系数 Abstract:It is a key part that the drive wheel is in traveling mechanism of coal mine machinery,such configuration is well or not that will make a impact on equipment performance and life of traveling mechanism.The article introduce that there are two sorts of configuration and comparing with them, and making CAE analysis to validate safety factor. Key words: drive wheel; wheel-tooth configuration design; safety factor 引言 煤矿机械的主要工作场所是煤矿巷道,巷道工作面空间狭小,如果机械零部件发生故障,维修很不方便,这决定了机械零部件要有很高的可靠性。煤矿掘进机械全部采用履带行走机构,在掘进设备工作时,经常需要前后运动以及从此工作面移向另一工作面,并且在巷道有坡度时,掘进设备还需要上山或下山移动,这决定了行走机构要有很高的可靠性。行走部驱动轮作为煤矿机械行走机构的关键零件,其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及行走机构的使用寿命。 行走机构简介 大多数工程机械都采用履带行走机构,履带又分为组合式履带与整体式履带。地上路面工程机械大多数采用组合式履带行走机构,组合式履带由履带节、履带销、销套、履带板和履带螺栓等组成,各零件个单独更换,且泥沙不易进入销套内,但拆装困难。与组合式履带啮合传递动力驱动轮可以参照GB/T 1243-1997制造。 国内煤矿机械行走机构几乎都采用整体式履带板,履带板整体制造,制造拆装简单,成本低,低速行走功率损耗小。驱动轮与履带啮合属于非共轭啮合传动,在传动过程中,节距的积累偏差主要反应在啮合齿上,啮合的齿数越多,这个偏差的影响越大,在这钟情况下,整体式履带的驱动轮都采用特殊啮合方式设计,即履带节距比驱动轮节距小1%~5%,这时,只有最前面一个轮齿和即将脱出啮合的一个节销在啮合,其他节销都和各齿不接触。特殊啮合的优点是,节销退出啮合时不发生冲击,以及当履带因磨损而节距增大时,就变成正常啮合。 驱动轮轮齿结构设计 行走机构的整体高度决定驱动轮分度圆的大小,分度圆大小又与驱动轮齿数以及节距有关。驱动轮与履带板节距可以按照MT/T 579-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板及其销轴》选取,也可以根据行走机构实际情况在此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 2.1两圆弧轮齿 驱动轮设计所涉及的参数有: p — 节距; Z — 驱动轮旋转一圈,参与啮合的工作齿数(一般选10~15); d0 — 度圆直径; d — 滚子直径(根据履带板结构确定); da — 齿顶圆直径; df — 齿底圆直径; b — 齿宽 计算公式有: ——— (公式一); ——— (公式二); ——— (公式三); bl = 0.4p ——— (公式四); 具体作图步骤如下(作图轨迹见图1): 1)、在分度圆上取任意一点为点A,以点A为圆心,分别以p、(1+0.03)p为半径作弧,交于分度圆点B、点C; 2)、以点A为圆心,d为半径作弧;以点C为圆心,p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3)、以点D为圆心,p为半径作弧,与经过点B的弧交于点E; 4)、以点E为圆心,p-d/2为半径作弧;以点A为圆心,d为直径作弧,两圆弧相切,即驱动轮一个轮齿齿廓的一半; 5)、根据履带板结构,计算出相邻滚子圆心距e; 6)、重复步骤1)~6),画处该轮齿齿廓的另一半,即两圆弧相切轮齿齿廓设计完成。 图1 2.2三圆弧-直线轮齿 该结构来源于GB/T 1243-1997,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轮齿形半角包含有一个补偿角′。补偿角′越大,分度圆齿厚越小,所以在确定补偿角′时,要根据履带板结构,以及强度校核公式进行调整。需要有补偿角γ′的计算公式有: 1)、齿顶圆弧中心O3的坐标: ———(公式五); ———(公式六); 2)、齿形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