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层建筑抗震的设计
第 3 章 荷载和地震作用及结构设计要求;本章主要内容:;3.1 竖向荷载;3.1 竖向荷载;3.1 竖向荷载;3.1 竖向荷载;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由于《规范》只给出了10m高度处的风压,则其他高度处的风压可由此求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某类地表上空高度处的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该系数取决于地面粗糙程度指数。 现行规范将地面粗糙程度分为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2)群体风压体型系数
对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当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漩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
《高层规程》规定,当多栋或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体建筑的体型系数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确定。
(3)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某个局部表面的作用时,要采用局部风荷载体型系数,用于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玻璃等强度和构件连接强度。
檐口、雨蓬、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数不宜小于2.0。设计建筑幕墙时,应按有关的标准规定采用。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2 风荷载 ;3.4 高层地震作用;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波;3.4.1 震级与烈度;3.按震级的地震分类;二、 地震烈度;;二、地震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用Id表示。;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表示。其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50年。;设计地震分组是新规范新提出的概念,用以代替旧规范设计近震、设计远震的概念。;3.4.5 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3.4.6 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4、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二、次生灾害:;2、水灾。
由水坝决口或山崩拥塞河道等引起;;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4、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 5、地基失效;3.4.7 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4.“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二、抗震设防范围;四、 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甲类:地震作用计算以及抗震构造措施均应高于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乙类: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构造措施按高一度处理。
丙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和构造处理。
丁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可适当降低构造措施要求。(6度时不降低);3.4.7.1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 地震作用简化为三个方向:两个水平方向,一个竖向。
;本科生学习内容;一、结构的计算简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自由度简化;体系的自由度问题;二 、反应谱理论;三、地震反应谱示例( Elcentro波 )(计算从略);四、反应谱的特征; 将惯性力看为反映地震对结构影响的等效力,取最大值。;影响水平地震作用的因素;(3)β,称为动力系数。
与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外激励有关。;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我国地震规范取最大的动力系数βmax为2.25。;六、抗震设计反应谱(标准反应谱)
地震是随机的,每一次地震的加速度时程曲线都不相同,则加速度反应谱也不相同。
抗震设计时,无法预计将发生地震的时程曲线。用于设计的反应谱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共性的可以表达的一个谱线。 ;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
(1)反应谱是α-T关系谱,
实质是加速度谱。;(4)用于设计的?max 值(多遇烈度,罕遇烈度);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5.1 计算分析
5.2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组合
5.3 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