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江红 上课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诗歌大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作者简介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华夏杰出女先烈,别署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1897年6月生下儿子王沅德。 创作背景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廷钧。王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这是28岁的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概括上、下阙的内容 上阕:回顾反思过往生活。 下阕:倾吐心声,抒发感慨,思虑未来前途。 上阕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描写中秋时节的京城之景。 回顾过往生活,表达无心赏景的沉重之情。 对过去生活的否定,对自己女性身份不以为意。 上阕描写了京城中秋时节怎样的景象? 碧空高远,篱笆墙下,淡黄的菊花随风摇曳,秋天的容颜像擦洗过一样,静谧洁净,明丽怡人。 上阕怎样描写中秋之景?有什么作用? 运用拟人,化用陶渊明和李清照的诗句,两种风格的诗句杂用,别具匠心的烘托了作者当时冲破家庭牢笼既兴奋又愁苦的矛盾心情。 如何理解“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运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列强进逼,中国危殆,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要去追求别样的人生。 八年来故乡的一景一物萦绕心头,千种滋味万般感慨,封建家庭生活不堪回首, 如何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这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感受总结,“苦”“强派“反映了当时妇女解放运动还处在困难时期,传统氛围还很浓郁。殊未屑”,作者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毫不在意,对压抑、束缚自己的生活一点都不留恋,是对过去的否定和反叛,对封建传统、礼教的蔑视,是渴望冲出家庭牢笼的呐喊! 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虽不是男儿身,但有一颗比男儿更刚正的心。这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这是妇女觉醒的宣言书,这是词人在倾吐心声,在铿锵有力的自白,在强烈的对比中,在身心分离的痛苦中突出作者不甘现状,誓超男子的决心和豪情以及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救亡意识。展现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表达怎样的感情? 抒发感慨,运用问句,语气强烈,表达作者对世俗的不满和改变现状、追求理想的决心,再用典故表达知音难觅,无处倾诉的孤寂痛苦。 下阕怎样层层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 先是慷慨激昂的自白,再是对世俗的不满和改变现状追求理想的决心,后是知音难寻无处倾诉的悲叹痛苦,诗歌由激越高亢转而低沉哀婉,层层推进,把一个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人内心的雄心壮志和苦闷彷徨表达得淋漓尽致。 主题:主要表现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