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 徐中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诗人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读到“野火”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大加引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稹和刘禹锡分别并称“元白”、“刘白”。其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流传有“老妪解诗”之佳话。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吊白居易 唐.李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解题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即“歌行体”。 歌行体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①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②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故 事 梗 概 江头送客闻琵琶 歌女倾诉身世苦 江上聆听琵琶曲 重闻琵琶青衫湿 同病相怜伤迁谪 全诗脉络 故事情节 感情波澜 明线(实) 暗线(虚) 月夜弹琵琶 月夜听琵琶 凄凉话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 却坐促弦急 闻声作叹息 相逢何必曾相识 翻作琵琶行 歌女的身世 诗人的感受 满座皆掩泣 两线交汇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境况相同 感受相同 相互理解 相互同情 1、这种“沦落”是谁造成的? 明确: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共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伤感自己遭贬之泪,表达了对歌女的同情,抒发了自己遭贬的郁闷心情。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 ——惊异(暗写、略写) 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醉(明写、详写)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 江州司马青衫湿” ——伤悲(明写、略写) 千载谁解琵琶声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第一曲 音乐特点 意象 表现手法 悲凉、伤感 琵琶女:排遣孤寂 打动“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忘归、不发) 萧瑟、凄凉的景物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方法: (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间接描写、虚写 主、客:离愁沦落 第二曲 序曲(初弹): 转、拨、掩抑、思、诉 开始: 大弦—嘈嘈—急雨 小弦—切切—私语 错杂弹、落玉盘 间关—滑 幽咽—难 冷涩凝绝 不通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迸 铁骑突出鸣 收拨、划 一声、裂帛 悄无言 秋月白 过渡: 发展: 高潮: 尾声: 《霓裳》《六幺》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过程 场景 特点 方法 结束: 浊杂粗重 轻细凄切 清脆圆润 婉转 声弦暂歇 雄浑激昂 清脆尖利 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以议评声 以喻摹声 以形绘声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直写 间写 雄浑、激昂、大气 、不畅 实 写 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 第三曲 凄凉、悲伤 却坐、促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皆掩泣 无尽的感伤 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 点评: (虚 写)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门庭若市 年轻貌美 昔日欢笑 独守空船 今日辛酸 年长色衰 鲜明的对比 诗歌的第三部分采用了对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