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某区初踏工作
看南苏拉威西岛红土镍成矿
一、概述
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岛的某某红土镍勘查区所在xxx村位于xxx县城东南方向约2个小时车程。从xxx村到矿界行走距离约18-20公里。
某区预踏查面积51.19平方公里。工作区为周边高的类似盆地地貌,北端海拔高度为500~950米,
矿区北端踏查约20平方公里。浅井总深21米,控制约2.1平方公里。
对含矿带的认识
(一)、共性特征
地层共性
矿区分布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地表主要为红土区,区内镍矿一般分布于红土区域的红土层和黄土层以及灰绿色风化层。
构造共性
苏拉威西岛位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洋洲三大板块的汇聚地带。在晚白垩第三纪板块向北俯冲、挤压构造侵出露
矿区所在地区,区域上的构造方向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在矿区东北部外围有大面积基岩出露地段,且见有小型构造破碎带和断层。
母岩(岩浆岩)
矿区内分布的岩浆岩主要为晚白垩第三纪
橄榄岩:浅黄绿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二辉橄榄岩:灰绿色-灰黑色,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辉石等。蛇纹石化橄榄岩:深灰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和蚀变蛇纹石等。
构造机理显示红土镍矿富集地区的岩石构造破碎严重,给从地面渗入地下水提供了通道。地下水加速了破碎基岩的氧化。
超基性岩浆岩是红土镍矿的母岩。超基性岩出露风化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物理、物化作用成矿。
、某区含矿带的初步认识
1、从地貌认识含矿带
已考察区域的某号区北端约20平方公里内的含镍矿带基本分布在海拔高度为400-1200米内的(相对)低矮丘陵、低缓山坡之间。矿界周围海拔较高(1000-1350米)。
地貌类型。
群山环抱型。周围切割复杂的高海拔基岩出露为深绿色弱蛇纹石化橄榄岩、顽辉石残存、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
旁依型。依赖于切割陡峻基岩区。
大断裂沟谷异象型(北西向,东南虽低,北西近海)。
出露基岩风化,受地质构造运动就近重力迁移、自然聚集,分布于较低丘陵及山坡。
(环抱型)地貌特征。
含镍矿带周围出现切割复杂陡峭险峻的原生硬质超基性岩--橄榄岩、弱蛇纹石化橄榄岩、顽辉石残余物。
低缓丘陵或山坡地带一般展现大面积红土。
低缓丘陵或山坡与旁依复杂切割的基岩区相对高差一般在300-500米之间。
低缓丘陵或山坡的红土层一般都会丛生厥草。(因为蕨草生长条件一般是在是含硫化物的风化土层内。红土镍的氧化铁伴生物以及其他硫化物是在超基性岩体内经蚀变风化,历经长时间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反应过程,以及氧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作用,形成适宜野生厥草茂密生长的肥沃含镍硫化物土层)。
2、从品位分析认识含矿带
在2.1平方公里内施工3个浅井表明,含矿层距基岩层大约在7-15米以内。
含镍层的矿带基本为四层。
一为红土高铁低镍层,该层镍品位较低,一般在0.01-0.4%,铁品位高达10-20%;
二为红黄色土铁镍层,该层镍品位较高一般在0.5-1.0%,铁品位一般为10%左右;
三为富镍层,褐灰绿色风化层为低铁高镍层,镍品位一般在1.1%以上,含铁一般在12%以内。该层一般厚度在2-6米。
四为基岩层(踏查切割):基岩为原生硬质超基性岩:橄榄岩,呈褐色、黑褐色、灰绿色块状弱蛇纹石化橄榄岩,主要矿物肉眼观察有蛇纹石、蒙脱石、和少量顽辉石残余物和橄榄石(附照片),含镍一般约在0.1-0.3%。主要矿物为蛇纹石、橄榄石。
3、从浅井的地层垂向认识成矿带
通过对矿区内浅井样品及踏查周边地形剖面情况分析,红土镍矿一般从上到下可分为4层(安全挖深未到基岩),镍含量从上到下有逐渐升高的特征。
(1)红褐色土层:红土颗粒中等,土状构造,含铁量高使局部形成褐铁矿化铁帽。该层内滚圆状半滚圆状物为弱蛇纹石化橄榄岩、及橄榄岩,颗粒直径一般在1-3cm间。
(2)红黄色土层:红黄色土层一般呈团块状呈现。主要为超基性岩经绿泥石化和蛇纹石化形成的土状矿体。粒径小于3cm。
(3)黄灰色镍矿层:由黄灰色风化土状、蛇纹石化碎屑状橄榄岩组成,镍的品位一般较高。粒径小于3cm。
(4)灰绿色风化层。由灰绿色风化松散层、弱蛇纹石化橄榄岩碎块组成。镍的品位相对较高。松散块状长边小于3cm。
三、红土镍找矿认识
野外找矿方法种类很多,通过初步工作对红土镍成矿有一点粗浅认识。
成矿区域的共性:蛇纹石化橄榄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区域的低矮丘陵、地缓山坡、 大面积红土层出现、以及特殊植被的呈现已被广泛接受为苏拉威西岛的红土镍找矿依据。
成矿区域的个性:从已初步做过的某区现象看(镍的密度8.9,铁的密度7.9,顽辉石、超基性橄榄岩莫氏硬度约6.8、密度约3.8),曲向廻异使自型到它型:重力搬运过程中,风化崩裂母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