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配合黄芪离子导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配合黄芪离子导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作者:郑丽绵, 蔡海云, 林锐珊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电离子导入 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 方法 】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0例(104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53眼)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内服中药(以决明子、蔓荆子、蝉蜕、钩藤、山栀子、连翘、菊花、川芎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同时 应用 黄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45例(51眼)单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治疗组治愈19眼,好转27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治愈10眼,好转21眼,无效20眼,总有效率为60.78%。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视力情况 ,治疗后两组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经2年随访,治疗组复发3眼,对照组复发6眼,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眼部电离子导入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毕业论文
【关键词】 角膜炎 疱疹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芪注射液/治疗应用 疏风清热 明目 毕业论文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其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本病病程较缠绵,常易反复发作,愈后遗留翳障, 影响 视力。 目前 尚无有效控制其复发的药物,因而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致盲原因[1]。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笔者对90例HSK患者采用中药口服配合黄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毕业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毕业论文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均为汕头市中 医院 眼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53眼)中,男26例(29眼),女19例(24眼);年龄15~65岁,平均(42.30±2.35)岁;病程3d~2个月,平均(27.47±3.75)d。病变分型:根据病变深浅分3型,点状浸润型11例(13眼),病变局限于上皮层;浅层型25例(31眼),病变呈树枝状、地图状;深层型9例(9眼),病变呈盘状和基质坏死型。对照组45例(51眼)中,男29例(30眼),女16例(21眼);年龄14~64岁,平均(41.50±2.38)岁;病程2d~2个月,平均(27.53±3.38)d。病变分型:点状浸润型11例(12眼),浅层型26例(29眼),深层型8例(10眼)。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分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 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眼科全书》[1]的诊断标准,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的典型表现,如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溃疡、盘状角膜混浊等。 论文代写
1.2.2 中医辨证 参考 《中医眼 科学 》[2]分为:风热外袭;肝胆火炽;湿热蕴伏;正虚邪留。 论文代写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14~65岁者。 毕业论文
1.2.4 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眼疾病者;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依从性差或观察期间使用其他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者;不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小于14岁或大于65岁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用10mg/L无环鸟苷滴眼液滴眼,伴结膜炎者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炎症严重者用0.5mL病毒唑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对有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者配合点10mg/L阿托品眼膏;对盘状角膜炎者加用0.25mg/L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点状浸润型及浅层型禁用糖皮质激素,以防病变扩散。疗程为20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煎剂口服及电离子导入治疗。①中药煎剂以决明子、蔓荆子、蝉蜕、钩藤、山栀子、连翘、菊花各12g,川芎6g为基本方,按辨证分型随证加减:风热外袭者加金银花、夏枯草;肝胆火炽者加龙胆草、木通;湿热蕴伏者加藿香、苍术;正虚邪留者加黄芪、白术、升麻。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温服。②眼部中药电离子导入治疗,采用LD1型电离子导入仪。导入药物处方:黄芪注射液,每次4mL。导入方法:眼枕导入法。导入极:正极。导入时间:每日1~2次,每次15min。通电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常用20mA。疗程为20d。 论文代写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及综合疗效、随访结果。
1.5 疗效标准 参考相关 文献 [3]拟定。治愈: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角膜浸润全部吸收或形成云翳,角膜后沉着物(KP)阴性,房水闪辉阴性,荧光素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