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志养生——排解及利用并行
五志养生——排解及利用并行
【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相关文献,结合历代养生家的养生实践,对五志养生进行探讨。认为五志养生的方法不外乎利用与排解两大方面。指出利用五志养生,应针对怒喜思悲(忧)恐(惊)各自的不同特点,采用针对的调理养生方法或总体调和的方法,使五志调和,从而起到促进阴阳平衡,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
【关键词】 五志; 五志致病; 五志养生
“五志”,即怒喜思悲(忧)恐(惊),是人类典型的情绪体验。中医认为,五志产生于“五脏之气”,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同时,五志内伤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五志致病的关键在于五志“不节”或“不时”。通过调和五志的方法,使五志发而中节,有时有度,在维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调和五志以养生防病,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养生家所公认的养生法则,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也证实情绪与健康之间确有密切联系。总体而言,五志须有节有度,方可起到调节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正如荀悦所言“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可以养神也”,然而针对各志的特点不同,又应区别对待,有些情志发挥适度给人体带来益处,应该合理利用,有些则常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则应择法排解,两者双管齐下,共奏养生防病之功。
1 怒为魁首
怒,指生气、愤怒一类情绪,为典型的负性情绪,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养生防病首先制怒,如曹慈山的《老老恒言·戒怒》中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不仅是情志致病的魁首,而且怒难以控制和排解,如薛皮《读书录》(卷一)中讲到,“二十年制——怒字,尚未消磨得尽。”可见其难于消除的程度。
历代养生家都很注重对怒志的调养,并且不同的门派及个人又各具特色,许多方法至今仍极为经典,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调养怒志最典型的方法是以忍制怒,如佛家将嗔恨心视为无明业火,曰“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说心怀嗔怒之火,则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统统烧光,曰“嗔是心头火,能烧功德林。”故而提出佛教道德生活规范六度之一的忍辱度嗔恨,主张每逢嗔的环境到来,即用最大的忍力,不令嗔心妄动放纵,忍辱容让在负重的情况下度脱嗔恨之心,并由此而养成宽宏的雅量和容让的美德,是对怒志的一种具有佛家特色的调理方法[1]。 “忍”字文化,无论中外都具一定的影响力,明代学者陈白尘在其《忍守箴》中说:“七情之发,发怒为遽;从怒加之,唯忍为是;当怒火炎,以忍水制;忍之又忍,愈忍愈励。”培根言:“无论情绪上表示怎样愤怒,但在行动上却千万不能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来。”提醒易怒者,要理智地克制自己,要“忍”。
理智以制怒是调养怒志的又一经典方法,即靠理智驾驭感情,控制怒志发作。理智制怒的前提是静心,管仲讲到“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静则得之,躁则失之”。提出以静止怒,即通过冷静的思考首先让理智占据主导地位。继之,则是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事理,平静地分辨和判断是非,即“徐观理之是非”,这是理智制怒的关键,钱琦在《钱公良人浯·由庚》中讲到:“人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不遽发,而徐观理之是非,则怒可忘矣。”也就是说遇到可怒之事,应先冷静下来,细心思考,正确分辨,则可以忘掉发怒,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处理问题。另一种理智制怒的方法是事先权衡利弊,想象发作的后果,从而克制怒,如《老老恒言·戒怒》言:“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又如郑瑄在《昨非庵日·颐真》中云:“人能以欲怒过后作想,神自清,气自平。”理智以制怒,需要长期加强道德修养、重视意志锻炼、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做到。民族英雄林则徐,动轨易怒,为克制自己,特以“制怒”二字为座右铭,以便随时提醒自己。理智告诉他,要制怒,必须具有博大的胸怀、良好的涵养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风格和态度。他劝告人们说:“怨人者易怒,责己者心宽:诽谤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欣然受赐,何怒之有。”
怒为五志致病的魁首,忍以制怒和理智以制怒,能较为有效地控制和排解怒志,从而预防因怒引起的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失调,达到调怒以养生的目的。
2 喜则气和,乐以正道
喜,指欢喜、快乐一类情绪,属对人体有益的良性情绪,《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喜志可以使气血和畅,在血管中的营气和在体表的卫气流通,精神畅达,生机旺盛,从而有利于益寿延年。《遵生八笺》中也说:“安神宜悦乐。”即愉悦快乐的情绪,具有安神的作用。
乐观是喜以养生的典型代表,乐观的态度不仅对事业和前途具有重要作用,更对人体健康长寿有极大益处。清代著名画家高桐轩主张人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益寿延年,他归纳出老人养生“十乐”,云: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暴背之乐。其中既倡导体力劳动之乐趣,又推崇精神生活之乐趣,实质是教导人们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