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创建工作汇报嵊州人民政府.DOCVIP

嵊州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创建工作汇报嵊州人民政府.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嵊州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创建工作汇报嵊州人民政府

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 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汇报 嵊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5日)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与水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建设美丽嵊州、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我市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和绍兴市国土资源局的要求,在2011年成功创建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目标,对照标准,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全市地质灾害概况 嵊州市位于浙江中东部,曹娥江上游,东接余姚、奉化市,西连诸暨、东阳市,南临新昌县,北至柯桥区、上虞区,全市总面积1784.83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3.37万,四面环山,中为盆地,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我市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质构造上为华南褶皱带,玄武岩台地和白泥的分布较为广泛,地质环境较脆弱,是浙江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市之一。根据《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1406.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6%,其中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0.4%、6.2%、72.2%。至2014年9月,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3处,潜在威胁人员1695人,威胁财产约7230万元,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二、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成效 嵊州市对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的建设十分重视,市政府今年专门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明确了创建的任务,市地灾办和国土资源局牵头,各乡镇街道与有关部门联动,从防灾的基层基础、调查排查、群测群防等“十有县”创建要求入手,一项项抓好落实,突出抓了以下“十个坚持”: 1.坚持基层基础为本,日常工作有制度。一是制度方案完善。全面建立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排查、巡查核查、值班值守、预警预报、信息报告、应急会商、应急处置、科学普及、培训演练、项目和资金管理等制度。每年三月份,以《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为基础,对全市隐患点进行排查,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对全市所有的地灾隐患点进行重新确认并归类,落实监测人员和防灾措施,及时制定出台嵊州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二是乡镇工作落实。各乡镇(街道、管委会)根据《嵊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嵊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编制出台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守则,编制率达100%。三是项目公开推进。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监管阳光工程建设,切实做到“三公开”、“三推进”。四是政府综合考核。市委市政府每年印发《乡镇(街道)、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常规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纳入政府对乡镇(街道、管委会)和部门的考核。 2.坚持职责责任为魂,人员落实有机构。一是领导机构明确。市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指挥部成员,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二是工作机构健全。市国土资源局于2006年设立地质环境监测站,定编3人,全部到位;2011年经市编办批准,市国土局内设机构调整,设立地质环境科,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地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1人,所有人员均到岗到位、职能分工明确。三是技术支撑有力。成立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和应急小分队,并与专业技术单位浙江省地矿研究所签订协议,常年支撑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四是基层组织到位。按照省厅《关于做好2011年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和基层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将地质灾害防治职能延伸到基层国土资源所,9个国土所于2012年全部实现“五到位”,其中甘霖国土资源所被评为省级基层示范国土资源所。 3.坚持专款专用为据,工作保障有资金。主要有“三个到位”:一是财政保障到位。2008年我市出台了《嵊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财政资金补助作了细致的规定,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均拨出专款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配套资金到位。与省级项目配套的资金能及时到位,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526.4万元和489.9万元,2014年已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222.8万元;三是群测群防员补贴发放到位。2014年国土局已按补贴标准每人发放1100元,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乡镇(街道、管委会)对群测群防员另外发放补贴。 4.坚持专职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