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我国人眼吸虫、绦虫及其诊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侵入我国人眼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侵入我国人眼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作者:韩东海,冯本国,韩亚蕾 【摘要】 为探讨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的种类及其诊断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眼吸虫病、眼绦虫病提供资料。笔者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医学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等资料,按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重要种类、流行情况、重要宿主、寄生眼的阶段、侵入眼的途径、病原形态、对眼的损害、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简要介绍能寄生于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方法。本文综述了可寄生于我国人眼的吸虫4种、绦虫4种。其中除极少数为专性寄生于眼内,多数属异位寄生,该类寄生虫在我国的分布广泛,临床上并不少见。 【关键词】 眼吸虫病;眼绦虫病 在动物学分类中,吸虫、绦虫分别隶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和绦虫纲。成虫、幼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吸虫病和绦虫病,其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寄生虫病。由于临床该类疾病较少见,以至于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笔者依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能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归纳如下,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吸虫类 吸虫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的种类约10 000~15 000种[1]。我国至1979年国内已发现的吸虫已超过102科、430属,共有1000多种[1]。吸虫类为专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成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肠道,引起相应吸虫病;幼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组织器官中,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部吸虫病。能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已有记载的有如下几种。 1.1 卫氏并殖吸虫 该虫属于并殖科,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已报道的有39种,其中我国已报道的为23种[2]。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显示,对人类致病的有10种左右,我国至少有6种,能侵入人眼内的主要为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2种。 1.1.1 流行情况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国。我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有该虫存在,其中有人体病例报道的为14个省区。个别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如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夹皮沟,1973年以前人的感染率高达21%。 1.1.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种类繁多,重要的有虎、豹、狼、犬等数十种。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国内已证实的有川卷螺和黑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类,如溪蟹、华西蟹、石蟹、蝲蛄等20余种。 1.1.3 侵入眼的阶段 童虫、成虫阶段。 1.1.4 侵入眼的途径 童虫、成虫贯穿组织的能力很强,且具有在体内窜扰、游走的习性,故侵入眼和各组织器官途径多样,而没有固定的路径。 1.1.5 病原形态 (1)成虫:腹面为椭圆形,扁平,背面隆起,似半粒花生米。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死后呈铅灰色。体长7.5~12 mm,宽4~6 mm,厚3.5~5.0 mm,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雌雄同体。(2)童虫:形如成虫,体小,生殖器官隐约可辨,但未发育成熟。 1.1.6 对眼的损害 虫在体内窜扰,除侵袭肺脏以外,还常侵入肝脏、脑室、脊髓、眼、淋巴结、睾丸、心包及肌肉等处。虫体的刺激、代谢产物的作用,造成相应部位的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反应,引起各种类型的卫氏肺吸虫病。有关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报道并不少见,如浙江省肺吸虫病治疗研究技术委员会《200例肺吸虫病症状和检验的分析》一文中,其中60例(占33.3%)有眼部病变。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常见的有视力减退、偏盲、视野缩小、复视等;眼底有病变者,则有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球后神经炎等;还有的病人有眼外肌麻痹、上下眼睑下垂、水肿等症状。 1.1.7 诊断方法 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故应采取综合性方法诊断:(1)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的居住地,询问有无吃淡水蟹、蝲蛄史,也可根据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卫氏并殖吸虫病以及眼部的临床症状等,做出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可从患者粪便、痰液中查出虫卵或从皮下组织中检出童虫,间接推测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可能性;也可采用B超、CT、X线等医学影像技术或用眼底镜、裂隙灯等检查诊断。(3)免疫学诊断:较常用的为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1.1.8 防治原则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如不随地吐痰、不饮生水、不生食溪蟹、蝲蛄等),避免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首选方法应为手术,而其他类型的卫氏并殖吸虫病,可视病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首选杀虫药物为吡喹酮,该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特点 1.2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 1.2.1 流行情况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山西、陕西、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是我国独有的虫种。 1.2.2 重要宿主 终宿主:果子狸、猫、犬、豹猫等哺乳类动物。人非该虫的正常宿主,侵入人体后多不能发育为成虫。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