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及养生
心病还需心药医 ●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 心病还需心药医 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 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心情开朗,病态消除。这时,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治法。 心病还需心药医 5、愤怒过度,忧愁来治 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及“悲胜喜”的作用,促使病人发生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类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 心病还需心药医 6、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及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以解脱不良情绪的苦痛。其意义正如华岫云(清代医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心病还需心药医 《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 ●琴棋书画移情法。 《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吴师机《理瀹骈文》也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心病还需心药医 ●运动移情法。 李东垣(金元名医)《脾胃论》里说:“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 心病还需心药医 7、说理开导法。 《黄帝内经》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此为说理开导法的起源。其主要内容是: 心病还需心药医 第一,“告之以其败”,就是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深浅,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对疾病具有认真对待的态度,既不轻视忽略,也不畏惧恐慌。 第二,“语之以其善”,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病还需心药医 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告诉患者如何调养及治疗的具体措施。 第四,“开之以其所苦”,此指要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 心病还需心药医 所谓“说理开导”,是指正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传疾病的知识,分析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 心理开导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 心病还需心药医 解释是说理开导法的基础,它是向患者讲明疾病的前因后果,解除其思想顾虑、密切医患关系,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而鼓励及安慰则是在患者心理受到挫伤、情绪低落之时实行的康复方法。保证则是在患者出现疑心,忧愁不解之时,医者以充足的信心做出许诺,担负责任,以消除病人的紧张与焦虑 心病还需心药医 八、疏泄法 俗话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 疏泄法可使人从苦恼、郁结的消极心理中得以解脱,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中医认为,“郁则发之” 。 心病还需心药医 现代研究发现,因感情变化流出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传导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可缓及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和消除忧虑。美国圣保罗市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威廉·弗列有个有趣的实验,在受试的200名男女中,有85%的女性及73%的男性,当痛苦地哭泣之后,自我感觉都比哭之前好得多,而且健康状况也有改进。 心病还需心药医 现己证实,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病、过敏性结肠忧郁症、神经衰弱、失眠及一般胃疼等均与情绪压抑有关。男子患消化性溃疡病多于女性,其原因之一即与男儿有泪不轻弹有关联。 神——生命活力的象征 ●心胸开阔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提到:“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四、精气神三者的关系 神 精 气 白色部分为阳,就是神,神属阳为阳神;黑色部分是精,精属阴,叫阴精,S曲线就是气,气在阴阳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