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盐亭核黄素盐干预试验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动态变.docVIP

四川盐亭核黄素盐干预试验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动态变.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盐亭核黄素盐干预试验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动态变

四川盐亭核黄素盐干预试验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动态变  【摘要】 目的 用核黄素强化盐对盐亭县居民进行核黄素的补充,评价服用强化盐后的核黄素营养改善情况,为使用强化盐预防食管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盐亭地区的六个乡所有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万人,对照组3万人。试验组服用核黄素强化盐(核黄素150mg/kg);对照组服用同一批未添加核黄素的普通食盐。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每年分别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部分研究对象,测定红血球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 结果 1991~1995年共采血1 199人份,男性583人份,女性616人份。试验组抽样总体EGRAC平均值为1.09,对照组为1.32,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性别和年龄对核黄素的补充均没有影响。结论 核黄素强化盐能显著改善核黄素营养状况,是一种经济、简便和有效的营养干预手段。 【关键词】 核黄素 核黄素强化盐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   0 引言   食管癌是我国死亡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平均死亡率男性为20.35/10万人口,女性为10.01/10万人口[1]。我国河南林县、四川盐亭县、河北涉县等均为食管癌高发区。盐亭县食管癌死亡率男女分别为86.87/10万和70.08/10万[2]。   维生素类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当今肿瘤病因及预防研究的热点之一。膳食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普遍存在营养素缺乏状况,以核黄素较为突出。上述地区居民核黄素摄入水平仅分别为我国膳食营养建议供给量标准的61%、39%和44%[3]。1989年在盐亭县林山乡进行了核黄素强化盐营养干预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证明强化盐可以有效地改善核黄素营养状况[4]。在此基础上,1991~1996年在盐亭的六个乡进行了大规模的核黄素强化盐干预试验,探讨这种方式对人群核黄素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为食管癌预防和营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人群   试验人群:干预组为盐亭地区的毛公、巨龙和垢溪三个乡,共计3万人,从1991~1996年连续服用核黄素强化盐。对照组为复明、富驿和花林三个乡,人数也是3万人,服用普通食盐。   干预区和对照区的地形、地貌和食管癌发病率基本一致,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参与人员均为农村居民,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两地人员的流动,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1.2 核黄素强化盐的加工,保存和稳定性检测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食用的食盐都由四川峨嵋山盐化工业集团公司生产,核黄素由天津河北制药厂提供。核黄素添加量为100~150mg/kg[5](此标准现已成为国家规定标准)。   当地居民习惯使用带盖的陶瓷罐保存盐,基本上做到避光和密闭,可以有效地减少核黄素的损失。   1.3 监测方法   1991~1995年对照组和试验组连续5年整群抽样采集血样,共计1 199人份。   取空腹静脉血5ml,放入含有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带盖塑料试管中,立即轻轻翻转8次,冷藏运送到盐亭肿瘤所试验室。立即离心分离血浆和红血球,取0.5ml红细胞,转移至加有0.5ml蒸馏水的冻存管,制成红细胞溶血液,-80℃冰箱保存。运回我所后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   参照Sauberlich的方法[6]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评价人体中核黄素营养状况,评价标准:≥1.4为缺乏,1.20~1.40为不足,≤1.20为正常[7]。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结果。   1.4 组织方法   在盐亭县政府和卫生局领导下,召开动员大会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核黄素强化盐的益处。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干预区居民发放购盐证,全部供应核黄素强化盐,无普通盐的销售。无购盐证的居民无法购买核黄素强化盐。村卫生所的医生负责定期检查核黄素强化盐的服用情况,报告不良反应等,保证了干预试验的顺利进行。   2 结果   2.1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监测强化盐中核黄素的含量及稳定性 常温下核黄素强化盐性能稳定,第6、12和13个月的保存率分别为98.5%、96.3%和95.8%[4]。其次,在研究过程中,盐亭肿瘤所对盐厂运来的核黄素强化盐一共进行了7次抽检,见表1。抽样结果显示,食盐中核黄素含量基本达到要求,个别偏低。   表1 核黄素强化盐核黄素含量抽查(略)   2.2 监测人群 年龄从16~88岁,平均38.75岁。试验组男199人,平均年龄41.23岁(16~78),女225人,平均40.33岁(17~88);对照组男384人,平均年龄37.6岁(16~66),女391人,平均37.68岁(16~75)。   2.3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测定结果 (4人未测EGRAC,实际测定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