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中大黄素提取条件优化
大黄中大黄素提取条件优化
【摘要】 目的研究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含量为指标,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用量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用量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8倍量60%乙醇,浸泡12 h,渗漉提取12 h,大黄素含量最高。
【关键词】 大黄 大黄素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1ex Balf .药用大黄Rheum of fici 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具有攻下积滞、泻火凉血、活血化淤、利胆退黄等功效, 在临床中对多种肝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大黄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有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游离的蒽醌类化合物通常溶于苯、氯仿、乙醚,在碱性有机溶剂如吡啶、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度较大,可溶于甲醇、乙醇及丙酮,不溶于或难溶于水中[1] 。此外,还有鞣质类物质、树脂和微量元素等[2] 。大黄素是大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3]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黄素通过多种途径起着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4] 。关于大黄的提取方法,传统多为水煎煮后下法,林氏等[5] 探讨了胆石通胶囊中大黄的不同提取工艺。刘氏等[6] 报道了均匀法优选大黄提取的最佳工艺都显示大黄渗漉法优于传统煎煮法。针对其理化性质及其实际在制剂中的应用等问题,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大黄的渗漉工艺。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SPD-10A,岛津);大黄饮片购于武汉市药材公司,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粉碎成粗粉;大黄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薄层定性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大黄浸膏制备方法进行操作,制得大黄流浸膏。精密量取供试品0.3 ml,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水浴挥干,加入2.5 mol/L硫酸溶液20 ml,加热回流2 h,冷却,加氯仿50 ml,水浴回流1 h,用脱脂棉过滤,分取氯仿层,将残渣、酸液放入烧瓶中,加入氯仿40 ml,继续回流1h,冷却,分取氯仿层,合并两次氯仿溶液。水洗3次,回收氯仿至干。所得产品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用甲醇制成每毫升含4 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2.1.3 层析板的制备 取硅胶H,加0. 5%羧甲基纤维素钠(1∶3)于研钵中,研磨30 min,手动铺薄层板,置室温下干燥过夜,105℃活化1h,置干燥器中备用。
2.1.4 展开剂的选择 取一定量的大黄乙醇提取液分别点于4块硅胶薄层板上,分别用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水(3∶1∶2∶0. 05∶4) 、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 、石油醚醋酸乙酯冰醋酸(15∶5∶1) 、苯醋酸乙酯甲醇(5∶3. 5∶1. 5) 4种展开系统展开,展距为12cm,结果表明: 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展开效果最好, 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可见到5个黄色斑点。
2.1.5 鉴别 吸取大黄素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薄层板上,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12 cm,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2 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考察
2.2.1 因素水平的确定 在大黄乙醇渗漉法提取工艺中, 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乙醇浓度、用量、浸润时间, 现以浸膏得率和大黄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用量、渗漉时间进行了探讨。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设计大黄渗漉提取工艺见表1。表1 因素水平表
2.2.2 浸膏得率的测定取粉碎后的大黄粗粉30.0 g,装于渗漉玻管中,共9份。按正交表实验,收集并合并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1∶1 后,转入50 ml容量瓶中,按正交表中设计的乙醇浓度稀释至刻度,得大黄提取物浓缩液。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 ℃干燥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0.5 h,迅速称重,计算干膏得率[7]。实验数据见表2。
2.2.3 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5版Ⅰ部附录VID) 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 500。柱温:室温;进样量:10 μl。数据见表2~4。 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