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久咳中医药治疗探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久咳中医药治疗探究进展

小儿久咳中医药治疗探究进展   【关键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小儿;辨证论治 小儿久咳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咳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特点。目前,中医药治疗小儿久咳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各家学派在汲取古人经验的同时,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总结出具有高疗效、低毒性的方剂及治疗方法,灵活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辨病辨证研究 宋国维[1] 认为小儿久咳的发生与肺脾气虚、风邪犯肺、痰湿阻肺等因素有关,故将本病分为3型:(1)喉痹久咳,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治以清肺利咽、祛风止咳为主。方用黛蛤清咽汤加减。(2)肺燥久咳,多见于小儿过敏性咳嗽,治以清润兼顾、佐以祛风脱敏。方用桑杏汤加减。(3)痰湿久咳,多见于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咳嗽,治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药用二陈三子养亲汤加减。江育仁[2] 认为久咳患儿的体质多以肺胃阴虚或肺脾气虚或气阴两虚为多见,故治疗以润肺养阴为本,或补益肺脾之气阴,重在调整患儿体质。如阴虚为主者,沙参麦门冬汤主之;气虚多汗者,玉屏风散最宜;夜咳甚而胃阴不足者,麦门冬汤为主调之;兼脾虚泄泻者,治以参苓白术散。陈祺[3] 认为小儿久咳不但与肺有关,而且与肝有密切关联,所以在治肺基础上,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从肝论治。分为四型:(1)阴虚火旺型:用沙参麦冬汤合黛蛤散加减以清肝泻火、养阴润肺。(2)横逆犯脾型:清宁散合二陈汤加减以疏肝扶脾、清肺化痰。(3)正虚邪恋型: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扶正祛邪,清肺疏肝。(4)水不涵木型:用麦味地黄丸合泻白散加减滋肾平肝、敛肺止咳。   2 专方成药研究 2.1 补虚法 余琴[4] 以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久咳 80例,痊愈58例,占72.5%;好转18例,占22.5%;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95%。郭孝月等[5] 采用自拟中药复方制剂保肺片治疗小儿脾肺气虚型咳嗽125例,显效率为83.2%,总有效率为96%。与固本咳喘片治疗的40例对比,保肺片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张立秋等[6] 以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为治疗大法,用自制中成药醒脾养肺散(其药物组成为:红参、桔梗、干姜、茯苓、陈皮、炙甘草、瓜蒌、款冬花、紫菀、胆南星、鸡内金、沙参、大黄、神曲、天竺黄)7d为1个疗程,治疗124例患儿。用药1疗程后,痊愈94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7%。 2.2 祛邪法 牟林茂[7] 以嗽停合剂为主清肺泻火,化痰消积,治疗小儿久咳115例,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2%,对照组为78.9%,Plt;0.05。李巨琪[8] 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恢复期,咳嗽经久不愈或喉中痰鸣的患儿,以青银汤(青黛、银杏、乌梅、白前、杏仁、枇杷叶)清热敛肺,止咳化痰。痊愈1024例(85.33%),好转161例(13.4%),无效15例(1.25%)。平均治疗时间3.74d。单翠英[9] 据”怪病多痰,久病多瘀”,以活血化瘀、化痰止咳法为主,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120例,痊愈11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李 良[10] 用保和丸随证加减治疗百日咳、急性咽—喉—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等所致小儿久咳200余例,均收到良好效果。   3 其他治法研究 3.1 穴位贴敷法 贺亚辉[11] 用肉桂、白芥子、延胡索、细辛、葶苈子调成药丸置于肺俞、天突穴或膏肓、风门穴(两组穴位交替用),与使用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静脉点滴之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冯淑凤等[12] 用风湿止痛膏敷贴于天突及双肺俞穴,用手指按压数秒钟,治疗50例,总有效率80%。 3.2 穴位拔罐法 曹家芬等[13] 用闪火法分别拔于肺俞、大椎两穴,留罐10~15min后将罐取下,每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52例均获效。   3.3 灌肠法 郝阳春[14] 认为采用中药灌肠疗法(因口服困难)能起到消炎止咳,缓解支气管痉挛,化痰排痰之效果,既减少在输液过程中皮肉之苦,又能达到祛邪愈病之双重功效。痰热咳嗽者药用桑白皮、茯苓、车前子、山栀子、黄芩、海浮石、杏仁、金银花、蛇蜕、地龙、瓜蒌仁、川贝母、牛蒡子、甘草;阴虚咳嗽者药用百合、生地、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桔梗、枇杷叶、射干、龙齿、甘草、当归。上述方药按不同年龄用量,水煎至60~100ml取汁,每日1剂,分2次,早晚便后保留灌肠,7d为1个疗程。治疗130例,有效率为89%。   3.4 针灸 刘燕等[15] 用中药汤剂和针灸综合治疗。肺阴虚亏型:治宜养阴润肺止咳,方用麦门冬汤加味,针灸法:毫针刺太渊、太溪、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四缝穴;肺脾两虚型:治宜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用六君子汤加味,针灸法:针刺太渊、肺俞、列缺,艾条灸足三里、脾俞。治疗24例均获痊愈。   3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