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南宋府衙遗址骨制品及其埋藏背景
第 36卷 第 2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6, No.2
2016年 3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rch,2016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6.02.07 文章编号 2016)0231210
重庆南宋府衙遗址骨制品及其埋藏背景
①② ①② ②③
武仙竹 马江波 袁东山
( 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重庆 401331;
①
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重庆 401331;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 400013)
② ③
摘要 重庆南宋府衙遗址(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有骨制品加工工具、骨制品废料以及加工使用过
的多种骨制品,遗址时代距今约730多年。骨制品材料以多种家畜骨骼为主,其中大多数为马和羊骨骼,少数牛
和猪骨骼;此外,还有中国北方地区生存的野生动物马鹿(Cervuselaphus)骨骼。骨制品生产工具、骨制品废料及
骨制品残件等,均被遗弃在原衙署院落的景观池内。这些骨制品是宋元战争时期,元军在攻陷重庆后,军队驻扎
于重庆府衙期间所遗留。遗址中所出土骨制品种类,以搅拌马料的“骨铲”为主,另有骨哨、角锥等其他器物。从
所发现的生产工具遗物,以及骨制品表面的加工痕迹分析,该遗址骨制品加工工具包括有锤、刀、锯、钻、磨石
等。骨制品加工工序方面,存在有选料、取料、粗加工、精加工等工艺步骤。骨制品表面,发现有汉人工匠用毛
笔书写的“高”氏姓氏;该现象以实物材料证实了,历史文献中所记载元军大量征用汉人工匠的历史可靠性。重庆
南宋府衙遗址骨制品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工作中第一次从元军军营遗址里确认到存在有骨制品生产,为解析遗址
埋藏背景等提供了重要实证。反映了元军在最终打败南宋军队时,在重庆地区进行的关键性历史战争。为考古学
和军事史中研究元军组织结构、宋元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的历史转折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主题词 骨制品 宋元战争 城市考古 重庆
中图分类号 K8761 文献标识码 A
获评为我国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项目的重庆 H43)灰黑色淤泥层中,出土了大量
景观池(编号:
[1] 人类遗弃于其中的动物骨骼。动物骨骼保存较好,
南宋府衙遗址亦名老鼓楼衙署遗址 ,原为宋代重
庆府衙旧址,地理坐标29°33′13″N,106°34′46″E。 骨骼表面未出现风化、腐蚀等损害状况。骨骼出土
在该遗址发掘中,出土有南宋时期的房址、城砖、 现场埋藏现象反映,动物骨骼在堆积层里呈现无序
瓦当、瓷器、石等文物,还出土有多种动物骨骼, 埋藏状态,显示出属于人类遗弃、废弃行为所造成
以及一批保存有人类加工痕迹的骨制品、骨制品加 的埋藏特征[4]。本文所研究的骨制品,均出土于编
工工具等[2]。这些骨制品及其加工工具的发现,证 号 H43的灰坑中。
明该衙署里曾经也居住有骨器生产者。这一发现不 遗址里出土的骨制品包括有骨器(已加工成型
仅对研究当时骨制品生产工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 的器具),以及骨器半成品、骨器生产废料(加工生
对讨论该遗址埋藏时间、埋藏背景及历史价值等也 产中剩余和遗弃的残坯)等,各类骨制品材料总计
具有重要意义。 76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