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探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与透析后6个月时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分别测量30例尿毒症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和30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比较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结果:尿毒症患者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和正常对照组的肱动脉基础直径(D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反应性充血后的FM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透析后组又较透析前组有下降;三组硝酸甘油介导的NM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较正常人有明显损害,透析后6个月又较未进入透析者的尿毒症患者有明显的加重,损害的原因可能与血管内皮内源性NO合成减少有关。
关键词:尿毒症;血管内皮功能;超声检查
据统计,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30倍,即使是在校正性别、种族、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后,透析患者心血管病病死率仍为普通人群的10~20倍[1]。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新进入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0例(尿毒症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76岁,平均(60.5±15.2)岁,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4 h/次,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选用费森尤斯F6透析器(聚砜膜),透析液配方相同,采用二级反渗水,透析管路均为中心静脉导管,以普通肝素抗凝,排除糖尿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检查前24 h内未运用血管活性药物,首次透析前行第一次检查,透析6个月后行第二次检查。正常对照组选取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61.1±14.7)岁,其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无高血压及冠心病阳性表现。两组在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产GELOGIQ7型超声仪,探头频率10.0 MHz。 论文代写
1.3 肱动脉血管反应性的检测:采用Celermajaer操作方法[2]。嘱受试者仰卧位休息10 min(在安静状态下,室温20℃~25℃)后,于右臂肘上2~15 cm,显示肱动脉长轴切面,在心电图R波顶点时心室舒张末期测肱动脉前后内膜间的距离作为血管基础内径(D0)。测量肱动脉基础内径后,将血压计的袖带缚于右上臂,充气加压至收缩压后,再加压约50 mm Hg(1 mm Hg=0.1333 kPa)。维持5 min后突然放气,于放气后60 s内测量肱动脉直径(D1)。然后嘱患者再次安静状态下休息15 min,待肱动脉直径恢复基础值后,嘱患者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于5 min后再次测量肱动脉直径(D2)。以上所有指标均由同一人测量,且均为心室舒张末期血管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均为相对于基础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FMD=(D1-D0)/D0×100%,NMD=(D2-D0)/D0×100%。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论文代写
2 结果
尿毒症患者组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和正常对照组的肱动脉基础直径(D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反应性充血后的FM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透析前及透析后6个月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透析后组又较透析前组有下降;三组硝酸甘油介导的NM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指标 论文代写
正常对照组(n=30)
尿毒症透析前(n=30)
尿毒症透析后(n=30) 论文代写
P1 论文代写
P2
P3
D0(mm)
3.56±0.67
3.81±0.72
3.79±0.82
>0.05
>0.05
>0.05
FMD(%) 毕业论文
12.88±2.57 论文代写
7.10±1.5
4.75±1.6
<0.05
<0.05 论文代写
<0.05
NMD(%)
18.98±3.10
17.65±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