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炭沼泽化类型、控制因素及聚炭水文模式.pdf
第6卷增■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上学.北京) vol6Suppl
19W年5丹 EⅡthsclcnce
Fm¨11e佟‘cKna d
unlve脚uGe。坼嘲,Bel】mg)
泥炭沼泽化类型、控制因素
及聚炭水文模式
彭格林 刘光华
中国科学院长沙凡地构造研究断,长沙,410013)(德国固宾根天学,I主l寅根,72076
伍大茂 张则有
中国地质人学.北京.100083)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
摘要 水体沼泽化与陆地沼泽化这2种基本类型,已为众多学者公认,但它们的组台类型即
水一陆转挟式沼泽化类型.尚未引起学术界足移的重视。导致某泥炭层形成过程中泥炭沼泽化
类型及其转换的直接原因是水文条件,特别是覆水深浅的变化与稳定程度,而}f起后者变化的
主导因素是地质构造、气候或二者的综合。马来西亚沙捞越巴兰河三角洲泥炭地和广东湛江遂
溪下策泥炭地是第3种泥炭沼泽化(水一陆转换式)类型的现代实例。根据对泥炭沼泽化作用控
制因素和国内外古今泥炭沼泽演化类型实例分析,归纳了3种聚炭水文模式。
关键词 陆地沼泽水水体沼泽化 水陆转换武沼泽化 水文条件 聚炭模式
CI』: P6】8.15
聚煤作用主要受古气候、古地理、古植物与古构造的控制。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特
别是美国学者,对现代沼泽的大规模研究并利用其成果与古代泥炭沼泽进行类比101以及
笔者对中国厚层泥炭形成条件的研究,更增强和深化了对水文条件是直接控制古今泥炭沼
泽化类型、植物生态体系和沼泽形成、发育、演化过程以及植物分解、泥炭堆积、埋藏与保存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的认识L41“。笔者在研究中国说炭沼泽的过程中,揭示了古今泥炭沼泽
化垃程的复杂性,在中外地理学家公认的2种泥炭沼泽化起源类型的基础上,提出3种泥炭沼
泽的演化类型¨一,并由此建立了相关的聚炭水文模式,试图以此恢复古代聚煤水文模式。
1控制古今聚炭过程的水文作用
I.1控制聚炭过程的主导因素
控制泥炭与煤形成、聚积的因素可分为2个层次(图1)。高层次为植物学、气候学与地
27 01.28
收穑日期:1998.10 修改稿收到日期:1999
作者简彳卜:彭格林,男.1940年生.研究员,煤地质学、沉积学专业,长期从事煤地质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泥炭地
质学和煤层气地质学研究。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资助。
~125
999,“增刊
质学等3大因素。它们控制了古今泥炭沼泽在时空上的分布。回答了:①为什么全球只有
聚炭作用的主要拄钳园素
图1 聚炭过程与主要控制因素关系示意图
(据刘光华与彭格林·]修改)
of controIson accurnuIation
F19.1Diagrammajor peat
泥盆纪以后才能大规模聚炭或聚煤;②为什么全球古生代、中生代成煤植物和煤岩特征与
新生代、现代成炭植物和泥炭岩石学特征不一样;③为什么世界石炭纪聚煤作用主要发生
在北半球,二叠纪扩展到冈瓦那大陆,中生代的煤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区(25~75。),而第
三纪的主要褐煤盆地和第四纪泥炭沼泽则呈两带分别位于赤道附近(0~156)和20~75。纬
度厦?
中国主要的裸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