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宋明理学-好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内容相同: (1)主体思想内容相同,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属儒家学派。 (2)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3)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影响相同: (4)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5)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6)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心”即是“理”。 (2)求“理”的途径不同:即认识论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只需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程门立雪 第3课 宋明理学 江 南 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现象? 佛教兴盛 一、魏晋隋唐时的儒学(背景) 1、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魏晋 1、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2、“三教合归儒”,儒学发展 魏晋 隋唐 一、魏晋隋唐时的儒学(背景)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泰山名胜 — 红门宫 “三教合归儒” 对儒学发展有何意义? 儒学吸收佛、道精华, 从而进一步确立儒学统治地位。 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一物须有一理。” ——《二程遗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 ——《朱子文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 ” 二、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 程 颢 程 颐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核心)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理气论,心性论 影响 —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之后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地位 著作 观点 — 蜚声海内外 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1、万物的本原是“天理” 2、社会伦理道德是“天理”的反映,人们应该遵守伦理道德,服从统治。人欲和天理对立,“存天理,灭人欲” 3、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三、明朝的儒学: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的心学 “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心外无物” 更多地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 三、明朝的儒学: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对儒家“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 “致良知” 王阳明的心学 “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四、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宋明理学?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 贞节牌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美丽”的三寸金莲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消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积极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126.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