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叶珊瑚生药学探究
桃叶珊瑚生药学探究
作者:彭创业 林静 董可 魏屹
【摘要】 目的对桃叶珊瑚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组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桃叶珊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桃叶珊瑚叶的横切面和粉末图,采用化学组分系统预试和薄层色谱方法对其药材性状特征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显微鉴别、化学组分系统预试和薄层色谱法,较全面地分析了桃叶珊瑚的药材性状特征和化学组分。结论桃叶珊瑚药用组分复杂多样,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桃叶珊瑚; 生药; 薄层色谱
桃叶珊瑚Aucuba chinensis Benrth 是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野生资源比较丰富,民间多用其叶治疗烧伤、烫伤,用根以祛风除湿、活血化淤[1]。自日本学者从日本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 Thunb.中得到桃叶珊瑚苷(aucubin)后,许多学者对桃叶珊瑚苷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2,3],而至今对桃叶珊瑚的生药研究较少。现对药材性状、解剖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该药材的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器材
1.1 仪器 生物摄影显微镜(MoticBA200);三用紫外分析仪(ZF-2)、939全自动薄层制板器等。
1.2 材料与试剂 桃叶珊瑚鲜药材采自峨眉山仙森苗圃种植场(经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宋良科副教授鉴定);桃叶珊瑚苷对照品(France Fluka 55561,puriss.≥99.0%);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实验所用各种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生药性状 取桃叶珊瑚枝叶,对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断面特征及气味等性状进行描述。
2.2 显微鉴别 取桃叶珊瑚枝叶,组织制片、粉末制片,绘制该药材的显微特征图,并进行描述。
2.3 化学系统预试取干燥的桃叶珊瑚药材,粉碎过60目筛,得供试粉末。
取药材粉末2 g,加入到100 ml水中浸泡过夜,滤取10 ml滤液为试液Ⅰ,供氨基酸检查;取上述剩余药渣及浸液于60℃水浴中加热10 min,立即过滤,滤液为试液Ⅱ,供糖与多糖、皂苷检查。
取干燥药材粉末5 g,加入95%乙醇,于70℃水浴中加热回流两次,每次加入95%乙醇50 ml,回流30 min,滤过,合并两次滤液为试液Ⅲ,供酚类与鞣质、有机酸、蒽醌类、香豆素、黄酮类、强心苷检查。取干燥药材粉末5 g,加入0.5%盐酸乙醇溶液,水浴中加热回流两次,每次加入0.5%盐酸乙醇溶液50 ml,回流30 min,乘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为试液Ⅳ,供生物碱检查。
取干燥药材粉末2 g,加入20 ml石油醚,于70℃水浴中回流15min,过滤得试液Ⅴ,供甾体及挥发油检查。
2.4 薄层色谱鉴别 分别取上述试液Ⅰ,Ⅱ,Ⅲ,Ⅳ,Ⅴ,点于硅胶G板,点样量3 μl,按表2中色谱条件展开,显色,观察结果。
3 结果
3.1 药材性状 呈椭圆形、距圆形,长9~18 cm,宽3~6 cm。先端具尖锐尾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上表面褐黑色或棕黑色,叶面皱缩,叶脉下陷;下表面棕褐色至棕色,中脉明显突出。叶柄长0.8~2 cm,被毛,革质而脆,易破碎。无臭,味淡微涩。
3.2 显微特征
3.2.1 横切面特征 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被8 μm角质层,下表皮可见多数短非腺毛;叶肉组织细胞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分化,下侧细胞间隙比上侧更大,含大量叶绿体。叶柄维管束常呈三束等腰状排列,叶脉维管束呈半圆形,叶中脉薄壁组织中有少量分泌细胞散布,长非腺毛在叶柄处较多(见图1)。
1.非腺毛 2.薄壁细胞 3.导管 4.环式气孔 5.淀粉粒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海绵组织 4.厚角组织
5.维管束 6.下表皮 7.非腺毛
图1 桃叶珊瑚显微特征图
3.2.2 表面特征上表皮细胞不规则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长轴50~90 μm,短轴30~65 μm,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且呈波浪状弯曲,细胞内含大量淀粉粒,无气孔(图1)。
下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长轴38~40 μm,短轴18~20 μm。叶脉通过处薄壁细胞两侧气孔及非腺毛比较密集。气孔环式,由5~7个不规则副卫细胞组成,环直径36~45 μm。非腺毛多见,基座细胞5~6个。保卫细胞、表皮细胞中淀粉粒明显可见。可见多数非腺毛(见图1)。
3.2.3 粉末特征 药材粉末棕褐色,味淡微涩。非腺毛长380~480 μm,宽32~50 μm(图1)。薄壁细胞长80~150 μm,宽35~50 μm(图1C-2)。导管多为螺纹,直径6~8 μm(图1C-3)。气孔由5~7个细胞组成环式(图1C-4)。淀粉粒直径4~10 μm,脐点明显(图1C-5)。
3.3 化学成分预试 化学成分预试结果见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枸杞子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探究.doc
- 枸杞果柄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影响.doc
- 枸杞酒中6种矿物质元素溶出规律.doc
- 枸橼酸咖啡因及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效果研讨.doc
-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300例.doc
- 枸杞子滴丸成型工艺探究.doc
- 枸橼酸莫沙必利自微乳中空栓剂制备及质量标准探究.doc
- 枸橼酸钾缓释片制备.doc
- 枸骨叶及功劳叶本草考证及鉴别.doc
- 某三类人群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同性别及年龄关系分析.doc
- 大学生职业观调查报告.docx
- 脑机接口信号处理算法优化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焦距500mm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活动观测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角活动参与度与英语学习效果关联性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教学与校园雕塑文化的化学知识普及与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第七届大学生辩论赛策划书.docx
- 沉浸式VR在美容化妆品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学化学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赋能下初中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7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与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环境教育模式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