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第9章 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1*.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及其原因 3.从众、模仿、感染及其影响因素 4.群体舆论与群体规范 5.群体凝聚力及其培养 6.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7.人际交往的原则 8*.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社会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8)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里程是25英:①单独骑;②有人跑步陪同骑;③骑车比赛。 结果发现: 在第一种情况下,平均24英里/小时;在第二种情况下,平均31英里/小时;在第三种情况下,平均32.5英里/小时。 由于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带来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达谢尔(J.F.Dashiell,1930)在实验条件下让被试参加拔河比赛,结果发现: ①两个人对抗进行拔河比赛,平均拉力可达63公斤。 ②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每个人平均贡献的力量逐渐减少:2人时,每人平均贡献拉力为59公斤;3人时,每人平均贡献拉力为53.3公斤;8人时,每人平均贡献拉力为31公斤。 由于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带来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叫做社会懈怠作用。 1.活动性质及个人优势 ①活动难易程度 越是简单的活动(计数、跑步、打篮球),由于有别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越容易出现社会助长效应。 越是复杂的活动(备课、科研、写论文),由于有别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越容易出现社会懈怠效应。 ②个人优势 2.被评价意识——观众效应 3.责任意识 P205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填空题(02,04,06,07,08,11,13):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工作,可以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 单选题(03,05,09):“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 A. 从众 B. 社会懈怠作用 C. 社会助长作用 D.模仿 判断题(06,10,11,12):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值或增量,也可以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值或减量。( ) 去个性化亦称“个性消失”,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自我约束力减轻,责任意识下降,从而产生一种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的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违反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具有自责感、羞耻感和负罪感,因而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将自己融于某个群体之中,他们喜欢群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这种现象就是“去个性化”。说得严重点, 去个性化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产生原因:①匿名性;②责任分散;③自我意识 单选题(09):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 A.去个性化 B.群体极化 C.群体思维 D.干扰 简答题(14):举例说明什么是去个性化。 群体极化:由于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使群体中已有的某种态度和倾向得以加强,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的现象。 两种倾向: 冒险偏移——若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则群体作出的决策会比个人作出的决策更加冒险和激进。 谨慎偏移——若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较多,则群体作出的决策会比个人作出的决策更加谨慎和保守。 原因:①信息互动;②群体规范 从众亦称“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从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随大流,人云亦云。 从众分为真从众和假从众 真从众——表里一致的从众。 假从众——权宜从众,暂时屈服于某种压力。 单选题(02,04,07,08,10,13,14,15):个体由于受群体舆论的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为( )。 A. 从众 B. 凝聚力 C. 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 模仿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仿效他人的行为从而习得与之相类似的新行为的过程。 产生原因: ①本能倾向 ②榜样效应 ③相似性 感染是指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和行为的一种方式。 感染的发生往往是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非强迫的。 影响因素: ①双方相似性 ②情绪互动 ③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 ④群体性质 群体舆论是指在群体中占优势的意见和言论。 群体规范是群体的行为准则。 单选题(03,06,08,09,12):在集体中占优势的意见和言论,称为( )。 A. 规范 B. 凝聚性 C. 群体气氛 D.舆论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