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6σ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6σ管理

第8章 6σ管理    6σ管理(6 Sigma),σ—标准偏差,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 6σ管理是20世纪80年末,摩托罗拉公司实施的一种突破性的质量管理战略,三年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产品不合格率从百万分之6210(大约4σ)减少到百万分之32(5.5σ)。 此过程节约成本超过20亿美元。随后许多企业效仿并全面推广6σ质量战略。但真正把这一高度有效的质量战略变成管理哲学和实践,从而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的是在杰克·韦尔奇领导下的通用电气公司(GE)。 摩托罗拉为什么要开展6σ管理? 回答是:为了生存! 世纪70、80年代,摩托罗拉在同日本竞争中失掉了收音机、电视机、BP机和半导体市场,1985年,公司面临倒闭。 而日本一公司70年代 并购摩托罗拉的电视机公司,经改造很快投入生产,并且不合格品率只有摩托罗的1/20。同样的人员、技术和设备,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如竞争对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成为被淘汰。而今天“摩托罗拉”成为世界著名品牌,成功的秘密就是在其CEO领导下开始了管理之路。 实施6σ管理的效益 20世纪70年代,日本接管了摩托罗拉的Quasar电视机厂;缺陷率是原来的1/20 85年:6?机械容差设计 86年:启动6?,生产率 12.3% 损失 84% 摩托罗拉 7年时间,从4?提高到6? ppm从6200提高到3.4 通用电器(GE) 5年ppm从35000提高到3.4 97年节省成本3亿美元 98年节省成本7.5亿美元, 99年节省成本15亿美元 2000年,6?收益66亿美元 6σ管理的发展——持续改进的理念 6σ管理——持续改进的思路 减少波动 取消明显的波动源 拟制随机因素 波动σ=0:持续改进的最终目标 σ=0,无穷远处的目标, 永远达不到 因为随机因素永远存在 只能减少不能根除 (一)概念 缺陷? 不合格? 单位缺陷数——DPU=缺陷数/单位数 机会缺陷数——DPO=缺陷数/单位数 ×缺陷机会 百万机会缺陷数—— DPMO=(缺陷数/单位数×缺陷机会)×1000 000 首次产出率? 流通产出率? (二)关键质量特性 (三)缺陷的分级 例如 某送餐公司为某学校送午餐,学校希望在中午12:00送到,但实际总有误差,因而提出送餐时间限定在11:55至12:05之间,即LSL为11:55分,USL为12:05分。过去一周以来,该送餐公司午餐送达时间为:11:50、11:55、12:00、12:05、12:10,求该公司准时送餐的西格玛水平。这里,将送达时间按相对于目标值12:00的差值进行变换,记录为-10、-5.0、5、10,则: 6?水平——百万个零件次品率 目标值与均值重合 Cp=(USL-LSL)/6? =12?/6?=2 百万次品率:0.0018 6?水平 ——百万个零件次品率 目标值与均值偏差(漂移)  ( ≦ 1.5 ? )     工序能力指数 Cpk=Min{(USL-X)/3?, (X-LSL)/3?} = Min{[(USL-T)-(X-T)]/3?, [(X-T)-(LSL-T)]/3?} ≧(6?-1.5?)/3? = 4.5/3 = 1.5 6?百万次品率≦3.4 举例: 某航班的预计到达时间是下午5:00,允许在5:30之前到达都算正点,一年运营了200次,其中55次超过五点半到达,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航班合格品率为72.5%,大约为2.1个西格玛。如果该航班的准点率达到6σ,这意味着每一百万次飞行中仅有3.4次超过五点半到达,如果该航班每天运行一次,这相当于每805年才出现一次晚点到达的现象。所以6σ的业务流程几乎是完美的。 ?=0是最终目标 为什么只提6?, 而不提4?, 5?, 7?, 8?, 9?, …… ?=0 为什么过去提3?? 6σ管理对顾客意味着什么! 对计量值质量特性来说: 一批产品的质量特性均匀分布在规格之内,没有超差。 第二批产品的质量特性呈钟型分布在规格内。 第三批产品达到了6σ质量,呈钟型分布,且以目标值为中心分布在1/2规格内。(世界级企业) 可见,对同样的质量特性来说,给顾客造成的平均损失分别是:12:4:1。也就是说,如果从对顾客造成的损失来度量质量优劣的话: 第三批产品质量比第一批优12倍 第三批产品质量比第二批优4倍 对于计数值质量特性:假如一件由100个零部件构成的产品,由4个厂家来生产,这4个厂家的质量水平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