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ppt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一)黄宗羲 (一)黄宗羲 (1)抨击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提出农工商皆本。 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倡导”经世致用”;区分亡国和亡天下。 顾炎武《日知录》关于“亡国”、“亡天下”的内涵的区别: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 整个民族的命运。 (维护一个王朝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 (1)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3)认识论方面,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市民阶层重视个体的实际利益,因而必然反对封建控制,市民阶层产生了最初的民主要求。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①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③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④思想: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西学东渐是指明朝末年 一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 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 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 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 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由来华西人、 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 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 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文化、科技大量 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 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1、李贽的生活经历 人物生平简介: 李贽zhì?? (1527-1602) 号卓吾,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 2、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 李贽也深知其见解为世所不容,故将著作名之为《焚书》,以后也果然于明清二代多次遭焚烧,但却是屡焚屡刻,在民间广为流传,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他当作反孔的先驱;《藏书》的命名 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李贽反对那些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子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异端”,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②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应当享受正当的私欲。 ③抨击封建社会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②一定程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③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黄宗羲 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其父为东林党名士,被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后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 “为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明夷待访录》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农工商皆本 1、观点: 2、评价: 抨击封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