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及疗效关系.docVIP

浅析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及疗效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及疗效关系

浅析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及疗效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煎煮及服用 方法 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认真 分析 多种处方的煎煮及服用方法。结果与结论 服用中药汤剂既要掌握好煎煮方法,又要掌握好服用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毕业论文 【关键词】 中药;煎煮;疗效 中药是我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汤剂是中药临床 应用 最早、最广泛、疗效最可靠的剂型。汤剂的处方组成及用量可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适当加减,灵活运用,其优点是中药其他剂型难以相比的,但不能正确地掌握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会 影响 汤剂的疗效,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 掌握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 毕业论文 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 目前 情况下不是所有司药人员及患者都能熟练掌握的,病人服用的中药汤剂,有的是由 医院 煎药室负责煎制,有的是患者带回家自己煎制,为了方便起见,有人时常将两、三付药放在一起煎煮,煎液放入冰箱保存,而且是煎煮一次了事,其煎煮时间也大多在30min左右,在煎制过程中,根本不采取煎前浸泡、先文火、后武火及先煎后入等具体措施,最后采取多弃少补的办法,使煎煮达到规定的体积,这样煎煮的汤剂,由于大量的有效成分没有煎出,病人服用无法达到预期 治疗 效果,除非处方医生有意加大处方的剂量以补救煎煮方法的不足。如果汤剂煎煮方法不当,大量的有效成分留在药渣里被倒掉,不仅造成药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药效得不到发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因此医疗单位必须重视煎药室的管理[1]。在执行药品管理法和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煎药室的职能,对于患者带回家自己煎制的情况,应向患者叮嘱清楚煎煮方法及使用方法,不能怕麻烦,包好药材病人取走就算完成任务,要保证汤剂疗效,在煎煮汤剂时,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论文 (1)汤剂在煎煮前一定要用适量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一般30min左右,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2)根据每付汤剂药量的大小,采用适宜的陶瓷锅、不锈钢锅、铝锅等,禁用铁锅,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3)加水量要适宜。这要根据药材总量的多少而定,水过多延长了煎煮时间,水少了有效成分不易煎煮出来。(4)煎煮时应是先文火,后武火,严防温度突然升高,使植物蛋白凝固,降低了细胞壁的通透性,影响有效成分浸出。(5)每付汤剂一般要煎煮2~3次,每次都要澄清后,药渣再重新加水煎煮,而且应该是一付一煎,煎后即服,不能一次煎煮多付,一放几天。(6)汤剂的煎出总量要根据病人年龄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医嘱而定,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7)对一些质地坚硬药材或矿物质,如 自然 铜、石莲子等,可先煎煮一段时间后,再放入其余药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先煎”。(8)对一些质地松软的花、叶及含挥发油成分的药材,要在其余药物快煎好时再放入煎煮,即“后下” 。例如:菊花、竹叶、芍药等都应后下。(9)对一些有毛、刺的药材,如蜈蚣、蝎子、斑蝥等,要放在布袋里进行煎煮,以防止药材的毛刺进入药液中。(10)有些名贵药材,应单独煎煮后再和其余药液混合在一起服用。如:羚羊角、犀牛角,都应单独煎煮后服用。(11)有些中药如三七粉等,可以不必煎煮即可直接服用。(12)对患者带回家自己煎制的情况,医生和药师应向病人详细交待清楚煎煮和服用方法。 论文代写 如果汤剂中所用的药材符合质量要求,煎煮时又能掌握正确方法,尽量将处方中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则中药汤剂疗效一定能得到保障[2]。 论文代写   2 掌握正确的中药服药 方法 中药的服药方法正确与否,对功效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中医 治疗 疾病的疗效有着极大的 影响 ,服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服药时间 服药应“远食”,即离吃饭的时间远一些,避免药物与食物混杂而影响疗效。现在人们一般每天服2次,早晚各1次,早上在饭前1h左右,晚上在饭后3h左右。对某些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则有特殊的服药时间,例如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应饭后服,以免损伤胃肠;治疟宜在发作前2h服,以达截疟之效;安神药宜在睡前服,以增加镇静安神之效。急病服药不拘时候,可顿服、连续服,以达急病快治之效。慢性病宜定时定量,小剂常进,根据病情有的药可煎汤代茶,不拘时间,以达慢病恒治之功。个别方剂有特殊的服法,如鸡鸣散在将天明时空腹冷服效果最好。 2.2 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有些方剂有特殊的服法。例如汤剂一般应温服,发汗解表药除温服外,还应避风保暖,或喝些稀粥以助药力,真寒假热证,热药热服,若出现拒药呕吐现象,可热药冷服;真热假寒证,则应寒药热服,对脾胃不受,服药呕吐者,可用少量频服的方法;一般服药呕吐者,可用鲜姜擦舌,或加少量姜汁。 使用峻烈药、有毒药,宜先少量,未效渐加,中病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伤人[3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