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
A A 考纲解读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高考大纲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三个方面。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之间的必然联系,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演变与世界主要大国的综合国力消长、国家利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 分析解读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近四年来本专题考点在全国新课标地区高考试题中出现28次,其中2012年有4次。考点分布主要集中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如2012年广东文综第23题、2012年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未有涉及。 2.题型赋分:本专题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分值为3~4分;非选择题也偶有涉及,分值在8分左右。如2012年四川文综第23题。 3.能力层次:本专题主要考查的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试题总体难度中等。如2012年大纲全国卷第23题.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在2013年的高考命题中,仍会以选择题为主,分值、角度、难度等不会有多大变化。 2.趋势分析:2013年高考中,可能会增加非选择题的数量;要关注本专题的横向知识点之间及其与国际时事热点的联系。 4.考查方式:多采用图片、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知识点,并与当今世界重大焦点与热点问题相联系。如2012年江苏单科第19题等。 1、学习本专题时,要抓住一条“主线”、分清两个“阶段”、注意三个“联系”。 方法技巧 (1)一条“主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两个“阶段”:以苏联解体为界,世界政治格局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三个“联系”: 第一,联系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美国的政策(战略)调整说明两极格局的演变。 第二,联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说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格局 第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及外交等史实说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2.本专题的知识结构图示: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20世纪末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50年代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 雅 尔 塔 体 系 冷 战 的 形 成 冷 战 的 加剧 欧 共 体 建 立 日 本 的 崛 起 不 结 盟 兴 起 中 国 的 振 兴 东 欧 剧 变 苏 联 解 体 “一 超 多 强”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逐步加强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最初信号: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3.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 知识点一 从盟友到对手 社会制度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分歧 ——“冷战”爆发的政治渊源 国家利益的交锋,划分世界的冲突 ——“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世界局势的动荡,国际纠纷的凸显 ——“冷战”爆发的现实原因 欧洲中心的动摇,地缘政治的真空 ——“冷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思维升华: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背景分析 特别提醒:“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领域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军事 成立北约,以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成立华约,以对抗北约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 3.影响: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知识点二 美苏“冷战” 提示:(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的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有实力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消极影响:①打上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的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②擅自划分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