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应用

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应用  【摘要】 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妇科疾病多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故从古至今众多医家都特别青睐益气化瘀法,总结益气化瘀法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药物流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为本法的运用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 益气化瘀法 妇科疾病 崩漏 痛经 瘕 基金项目:澳门科技大学课题(No.004/2005/A)   益气化瘀法的运用具有较长的历史,《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温经汤就体现了该法。从古至今许多医家都以该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王清任以该法创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另创黄芪桃红汤治疗产后抽风;张锡纯则以该法治疗阴虚劳热、中风、痈疡等,更创理冲汤、升降舒郁汤等治疗妇科疾病。而根据妇女特殊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多种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故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属中医“崩漏”范畴。有学者认为,崩漏病因多端,临床上虚、热、瘀各种证候互相夹杂出现,各有侧重,但其中以脾气虚夹血瘀者多见,故以益气化瘀为法,扶正固本,祛瘀生新。莫璐丽[1]用益气健脾化瘀汤治疗功血52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2%。张信伟[2]以益气化瘀法治疗功血68例,治愈42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2%。梁如碧[3]以益气摄血、化瘀止血法治疗崩漏97例,治愈85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5.88%。 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痛经”“瘕”范畴,林素英[4]认为其病机是气虚血瘀互为因果,治疗上补气治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达到瘀去而气血不伤损的目的。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邱业健等[5]以益气化瘀法治疗的30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王忠轩等[6]以益气化瘀法对内异症的影响做了相关研究显示,抗内异汤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患者催乳素(PRL)、雌激素(E2)均下降。 3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属中医“瘕”“积聚”“石瘕”范畴。王若光等[7]认为,正气虚弱是子宫肌瘤的病变基础,血瘀胞宫、胞脉是其病变实质,气虚血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在论治大法上应以鼓舞元气、扶正固本为基础,同时注重活血化瘀、理气消之法,标本兼治,自拟尤氏消瘤I号治疗30例患者,治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93.3%。陈艳等[8]以益气祛瘀法分期治疗子宫肌瘤伴月经异常30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6.7%。经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末梢血细胞参数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尤昭玲等[9]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经益气化瘀法治疗后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增高,IL2R含量显著升高。 4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属祖国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等范畴。杨利敏[11]认为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且寒易伤气,寒亦易致瘀,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则血滞为瘀。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但阳虚气虚却是本病之“因”,血瘀则是本病的局部病理改变,是病之“果”,故治宜益气行血与化瘀祛邪并重。以温阳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4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汪敏华[12]以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痊愈2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 5 药物流产后出血   药物流产后出血属中医“产后恶露不绝”范畴。陈长江[13]认为药物流产可致冲任失调,元气受损,气虚则瘀血内阻胞宫而出血不止,运用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62例,痊愈4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8.4%。刘志芬[14]自拟益气清宫汤治疗药流后出血不止57例,结果痊愈38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吴艳萍[15]以益气活血祛瘀法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76例,痊愈42例,显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05%。 6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其属中医“子肿”“子眩”“子痫”等范畴。尤昭玲等[16]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水滞,阳浮,强调以益气化瘀为法,治疗36例患者,结果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100%。尤昭玲[17]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气化瘀法能防止血管内皮素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增加子宫-胎盘-胎儿血供,减少胎盘及血管内皮合成、释放一氧化氮,增加内皮素水平。张烨等[18]报道益气化瘀法及其组方能明显降低PIH患者胎盘组织HIF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