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治疗方式分析.doc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治疗方式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治疗方式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治疗方式分析   血液透析是晚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尿毒症的诸多症状在透析治疗中可获得明显改善。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长期处于一种由氧化应激导致的慢性炎症状态,而透析过程会加重氧化应激而发生各种并发症。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50%[1],是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故重视其防治至关重要。笔者对我院132例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132例,发作次数326次,其中男78例,女54例;年龄39~78岁,平均(56.5plusmn;6.5)岁,lt;50岁30例,50~65岁41例,gt;65岁61例;透析时间2~15年,平均(6.2plusmn;26)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6例,糖尿病肾病34例,肾小球动脉硬化18例,梗阻性肾病16例,多囊肾5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原有心脏病变76例,其中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8例,尿毒症心包炎3例。透析频率:每周2次78例,每周3次35例,每周1次19例。取同期血液透析无心律失常者6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原有心脏病、透析频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应用德国贝朗透析机,透析器为聚砜膜(透析膜面积1.2~1.3 m2)碳酸氢盐透析。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常规肝素化抗凝,透析液温度36~37℃,钾离子浓度为2.0 mmol/L,钙离子浓度为1.5 mmol/L,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每次透析3~4 h。血透开始前30 min及血透过程中常规行心电监护,每次血透前后抽取静脉血2 ml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钙等。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的心律失常能在下机前缓解,少数患者持续1~2 d后逐渐缓解。  3.观察内容 对132例患者并发326例次心律失常的发作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心律失常影响因素,记录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大汗、肌肉痉挛等症状。所有患者的观察期为2个月,每月血液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2 ml检测血钾、血钙以及心电图检查。  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chi;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3年来共有526例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其中132例患者出现326例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1%。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  作者简介:莫广平(1972-),男,广西陆川县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 论文代写  室性期前收缩92例次(282%),房性期前收缩75例次(23.0%),窦性心动过速62例次(19.0%),心房颤动57例次(17.5%),阵发性室上速28例次(86%),窦性心动过缓12例次(3.7%)。发生心律失常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者82例次,伴胸闷、心悸、大汗者53例次,下肢肌肉痉挛16例次。  2.不同年龄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 本组资料以gt;65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居多,占19.69%,50~65岁组次之,占12.95%,lt;50岁组居第三位,占535%。见表1。  注:与lt;50组比较,※P均lt;0.001;与gt;65岁组比较,△Plt;0.001。  3.原有心脏病变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本组132例患者中原有心脏病变76例,血液透析1296例次,发生心律失常272例次(占20.99%);原无心脏病变56例,血液透析944例次,发生心律失常54例次(5.72%)。原有、无心脏病变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i;2=102.374,P=0000)。  4.血钾、血钙浓度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每月首次血液透析前血钾、血钙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心律失常组透析后平均血清钾浓度比无心律失常组明显降低(Plt;0.001)。见表2。  5.STT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在发生心律失常132例患者中,根据血液透析期间心电图有无STT改变分为STT改变组和无STT改变组,结果显示有STT改变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STT改变组明显增多(chi;2=102.162,P=0.000)。见表3。  注:与无STT改变组比较,※Plt;0.001。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前多数存在心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室肥厚等,同时出现贫血、营养不良、酸碱和电解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