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诗鉴
第二节 幼儿诗鉴赏 三个层面 语言层 意象层 意蕴层 一、欣赏幼儿诗的语言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从幼儿的生活中提炼出幼儿诗的语言。幼儿诗应让幼儿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组诗《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 “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幼儿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金波的儿童诗《林中》:“小鸟飞上树梢/吱吱喳喳地叫/它说,是它的歌/唤醒了绿的嫩芽/红的花苞/小树不停地摇/它说,是它/绿的嫩芽/红的花苞/引来了小鸟/你听,树林里/整个春天夏天/就这样热闹!” 孩子是好动的,喜欢热闹的,这里小鸟的“叫”,小树的“摇”,一个“唤醒”,一个“引来”,一串动词,将大森林里声、色融进有趣的争执中,给孩子带来会心的微笑。更值得 提出的是,这些动词被赋予在拟人化了的小鸟、小树身上,就更富有感染力。热闹的森林,呈现在小读者面前,孩子也仿佛加入了争论。 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前苏联诗人马尔夏克说:“孩子们是爱诗的,七岁以前,他喜欢带韵脚的诗;七至十一岁,爱有情节的故事诗;十一至十五岁喜欢描写英雄人物及抒情味的诗。”从马尔夏克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对于诗歌的情有独钟和对诗歌艺术美的独特鉴赏方式。 语音的音乐美:诗和音乐这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因此,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因此,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音乐美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韵脚则应越整齐。 王宜振的儿童诗《小贝壳》:“海边小贝壳/请你告诉我——/‘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贝壳笑呵呵/悄悄对我说——/‘那是条条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 五言与七言长短交错,全用坡梭辙,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将整首乐曲贯穿起来。那童心与贝壳的对话,那童稚与大海的交融,不就是一首充满了海之韵的歌吗! 韩枫《轻轻》:“轻轻的云朵/轻轻的风/轻轻的柳条/轻轻地动/轻轻的小船/轻轻地划/轻轻的桨声响不停/我轻轻地唱支划船歌/“轻轻是我/我是轻轻。” 这首甜美的小诗中描写的一切都是轻轻的:云朵、风、柳条、小船等景象都是轻轻的,划船是轻轻的,桨声是轻轻的,连同我唱的划船歌也是轻轻的。小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轻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叠声词“轻轻”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小诗独具一格的音乐美,给人以轻柔如梦的美感,把孩子们引入了美妙绝伦的意境之中。 二、幼儿诗的想象美 幼儿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幼儿诗必须以符合幼儿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童真童趣,让幼儿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 邵燕祥《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再如舒兰《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三、幼儿诗的形象(意象)美 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产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乞丐,胸前的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自幼失明”。一天,他向一位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可以给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烟台的》.ppt
- 年饮用水生监督协管工作培训.ppt
- 年终工作结市场.ppt
- 年血防汇材料.ppt
- 广州地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告知申报表.doc
- 年足球队作总结.docx
- 广泽乳业销策划书.doc
- 广告文案修辞.ppt
- 广济医养合.doc
- 广西北海NG储罐保冷施工方案.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抗CD20单株抗体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2025年初中地理中考跨学科专题练习附答案.docx VIP
- 天然气场站设备-题库.doc VIP
-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高速公路养护风险源辨识表.docx
- 2025年内蒙古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AB卷.docx VIP
- 2025上海中学生时政大赛备考题复习试题附答案.doc
- 《GB 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解读与培训.pptx
- 天然气场站设备拆除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