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09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
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及应用、网络工程规划及信息管理等基本能力,具备
扎实的实践创新与知识更新能力,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领域从事计
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计算机软件开发
和网络规划及管理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设计和开发软件、管理和规划网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和良好工程素养,能从事一定环境下的软件开
发、网络工程规划及信息管理的工作,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2.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文化修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
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技文献写作能力;
3.具备阅读专业文献和日常交际的外语运用能力;
4.具备终身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具有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仿
真、科学实验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验
能力;
5.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6.了解民族理论和政策相关方面知识。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4 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1.主干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
2.相近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
五、主要课程
C 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基
础、数字逻辑、编译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数
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微型计算机技术、网络通
信程序设计等。
1
六、主要实践性环节
军事理论、公益劳动、暑期设计实践、C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
程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网络通信程序
设计课程设计、移动互联网开发课程设计、WEB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工程实践、毕业
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七、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需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识课程53.5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43.5 学分、选修课
程 10 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41.5 学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40 学分;个性模块课程25
学分,其中限选课程 15 学分,任选课程 10 学分;实践教学35 学分;创新能力8 学分。
共计203 学分。
八、学期总周数分配及安排表(表一)
九、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 (表二)
十、教学计划表
1.理论课程教学计划表(表三)
2.实践教学计划及创新能力学分安排表(表四)
十一、课程归属学院及各学期开课计划表(表五)
十二、培养特色及有关措施说明
培养特色:
本专业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侧重于
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络工程规划与管理两个主要培养方向,采用“3+1”模式培养学生,
注重学生创新知识教育和工程项目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有关措施说明:
1.理论课程教学全部集中在前三学年,并且严格控制前三学年每周学时不超过 32 学
时,学生在第四年集中做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工程创新实践活动。
2.课程设计总体原则是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
核心课程占理论课程学时比例分别高达26.7%、25.8%。为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培养方案中安排了8 门集中实践教学课程。
3.灵活安排培养方案中不同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学科基础课和核心课全部采用考试的
考核方式,个性化模块课程大部分课程采用考查的考核方式。
4.学生必须完成8 个创新能力的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多层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实
践创新活动;要求第一、二年学年学生利用创新中心参加ACM 集训,大学第三、四学年学
生参加创新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