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栖霞苹果业的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栖霞苹果业的现状

从“中国苹果第一县”到“中国苹果之都”——栖霞 摘要:作为中国苹果的代表性品牌,烟台苹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多样的品种深受广大民众喜欢。而栖霞苹果是烟台苹果的代表。2011年,栖霞市苹果产业总收入达到 60 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310 元,其中 85%以上来自果业。果业在栖霞市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其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只有树立忧患意识, 巩固优势地位, 调整品种结构, 统一包装标识, 规范商标使用, 培植龙头企业, 促进加工产品升级及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才能实现栖霞苹果销售全球化。 关键字:栖霞苹果 问题 加工 销售 一、栖霞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栖霞市地处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 辖13个镇, 2个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2017km2, 总人口68万,其中农业人口63.7万。全市5.3万hm2耕地, 4.3万hm2果树,人均 0.067hm2果园。现有果品冷藏保鲜库214座,冷藏能力40多万t有果汁、果脯等加工企业30多家,包装物料、纸袋网套等企业遍布各镇街道。全市财政收入42% 和农民收入的80 % 来自果业, 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占全国苹果出口总量的 1/4[1] 。栖霞苹果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技师、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全国第一”而饮誉中华,被国家特产园艺学会授予“苹果之乡”称号,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水果第一市(县)”。 2. 走向市场经济,苹果流通越来越活。1983年全县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果品生产的发展。1984年,国务院96号文件将苹果由二类改为三类,实行议购议销,多渠道经营。由此,苹果销售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多层次壮大队伍, 全方位开拓市场”的思路,发动国有、集体、个体一齐上,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逐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果品销售队伍。栖霞5万苹果经营大军下江南、闯海北,入中原、赴边疆,市场越闯越大,声誉越来越高。但在放开之初,部分经营者由于缺乏商业信誉,存在串等混级、以次充好、数量不足的问题,还有的用“网兜”筐、“软皮”筐装果,不到销地就筐破果散,给客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出现了拒绝收货、拒付货款的现象,影响了栖霞苹果的声誉。1984年,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果品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通知》,并责成有关部门组成专门小组,在收购旺季,组织力量,在各交通要道和调运点进行检查,严肃处罚违规经营者,外销苹果质量得以逐步提高,受到客户好评。 苹果购销放开后,供销社系统原来的经营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县供销社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鼓励职工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改变了过去果品公司的经营方式,既可以批发,又可以零售,也可以与果农联营和为客户代购、代贮、代运。依托果品公司过去的购销渠道,保持老客户关系,本着“购得进卖得出”的原则,以质论价,把过去的品质差价、品种差价、季节差价、批零差价、调拨差价全部放开,自由购销。从1984至1994年,供销社在全县果品销售中仍占半壁江山。后来供销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其主渠道的流通作用逐步被社会多渠道经营所替代,全市供销社职工全部走向市场。 3. 批发市场异军突起,苹果销售更上一层楼。起初,外地来栖霞做苹果生意的经商人员和本地的经纪人租用闲置的房屋和大院,以后发展到村路、乡路两侧、乡镇驻地,用蓬布搭个棚屋,有的用秸秆支个窝棚,设施极为简陋。本地经纪人主要是自购自销,也有的为客户代购,赚取手续费。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市政府因势利导,按照科学规划、高点起步、合理布局、功能多样的原则,在全市规划建设了16处专业化果品批发市场。其中投资2亿元的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成为全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之一,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果品批发市场”、“农业部定点市场”和“省级果品龙头市场”等称号。 果品批发市场的大发展,推进了果品产业化的进程。市政府鼓励果农进入市场,对实力强的销售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逐步形成了以天誉果品、泉源食品、德丰食品为代表的一批果品销售龙头企业,发展拉动了果品生产和果品销售的配套产业,从化肥、农药、水利设施,到果袋、网套、纸箱等包装物料,以及产后的贮存、加工、销售,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型的产业体系。到2004年末,全市已建成冷风库、气调库200多座,贮存能力达到36万吨;苹果深加工企业20多个,登记的苹果经营企业500多家。 三、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结构不合理 晚熟品种比例过大,晚熟和中晚熟品种占85%以上,中熟品种占10%左右, 早熟品种极少, 难以形成 苹果的周年均衡供应,且采收期过于集中,不利于苹果销售;鲜食品种比重过大,用于深加工的品种太少,无法满足深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3]。 (二)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