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明清广西商 品经济 的历史基础
广西地处五岭之南 ,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 民族
的先 民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开发祖 国南部的疆土 。如果 以柳江
人为代表 ,那么距今五六万年前就有先人在广西活动 。及至舜帝
“南巡 交趾 ”、“崩于苍梧之野 ”, 标志着广西与 中原地 区已有一
定程度 的交往 。春秋战 国时期 ,楚 国的势力 已经到 了广西 的北
部 。“战 国时期 … … 自荔 浦 以北 为 楚 ,以南 为越 。” 从考古发掘
出土 的众多文物 ,可 以肯定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化 已经传入 了广
西 。如武鸣马头元龙坡发掘 了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刀、
矛 、剑、箭簇 、盘 、斧 、凿等青铜器共 件,与中原地区的文
物是相似 的,同属 中原文化系统。 类似情况,还有恭城县嘉会
乡春秋墓葬 ,出土青铜器斧 、凿 、剑 、钺 、鼎等 件 ;平乐县
银 山岭战国墓葬 ,出土铁器锸 、斧 、凿 、刮刀 、镢等 余件 。
此外 ,还有纺轮 、瓮、壶等陶器 ,剑、箭簇等青铜器 ,都同中原
出土各种文物相一致 。
从这些情况可 以看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广西地区就 已大
量地融入 了中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春秋战国墓葬出土的
工具 、农具 同中原地区使用的一样 ,从生产工具看 ,当时广西的
生产水平与 中原地 区靠拢趋 同。尤其是平乐银 山战国墓出土 的大
① 《史 记 五帝本纪》。
② 《文献 通 考 舆地考》。
③ 《广西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发掘简报》,载 《文物》,
量铁器农具 ,说 明了战 国时期广西地 区 (至少是桂北地 区)农业
生产 中已经大 使用铁器农具耕种 ,同战国时期 中原农业生产水
平也大体一致 。而这些 出土文物大都是本地制造 的,这说 明了广
西地 区手工业也发达到一定的水平 。手工业产 品具有集 中生产 的
特点 ,自然是通过交换才能到墓主人手 中,由此推测商品经济在
当时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相当位置 。
秦开凿灵渠 ,统一岭南之后 ,设立南海 、桂 林 、象郡 ,这
时,除了 万 中原大军之外 ,还把大量 的中原 的汉 民包括逃亡
的罪人 、赘婿 、商人移入岭南 ,这几十万移 民对广西地 区经济 、
文化 的发展有很大 的作用 。
秦王朝 由于统治政策 的失误 , 年 (公元前 年 )而败
亡 。在秦末农 民大起义 中,龙川令赵佗 ,接受南海郡尉任嚣的临
终嘱托 ,起兵攻并桂林 、象郡 ,建立了割据岭南 的政权南越 国,
统治岭南 年 。
赵佗统治岭南这 年里,由于史书上记载十分简略,有关
情况不十分清楚 ,尤其对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更
不甚 了了。据 《史记 》、《汉书》的记载 ,赵佗尊重岭南 民族 的习
惯 ,并与岭南民族通婚 ,同岭南民族和睦相处,吸收岭南民族参
与政权管理 ,从 中原引进 “金铁 田器 、马、牛、羊”以发展岭南
地区的生产 。在南越 国 年统治中,除吕雉治汉的几年外,岭
南都 同汉王朝相安无事 ,社会稳定 ,生产得到发展 。屈大均在
《翁 山文抄 》 中认为“岭南华风之开 ,实始赵佗 ”。 这里所说 的
“华 风 ”,除 了民间风气外 ,还应包括 中原社会生产 风气 。
南越时期 ,由于社会稳定 ,生产得到相当发展 ,从出土文物
中可 以窥见当时的情状 。如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文物 中,有一批
相 当精美 的漆器 ,这些漆器花鸟人物 图案 ,形象生动 ,水平很
高,这些漆器均打有产地 “布 山”的戳记 。布山县为秦开岭南三
大均: 《翁山文抄》卷二。
郡时所设县 ,在今广西贵港市境 内,可见是当地产品。此外 ,在
墓 中及 其 他 汉墓 中还 出土 陶器 、铜 器 等等 ,铜器 中也有打上
“布 ”字的,都说 明了当时手工业的水平 。最有意义 的是南越王
墓的发现 ,从墓 中出土的文物看 ,可称为一个宝库 ,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