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晋商及民风 历 史语言文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代北方边镇的军饷问题,有明一代始终困扰着明政府,可以 说是关系明王朝统治兴亡的一个严重问题,早在 年代 ,已经 引 起 国内学者对这一 问题 的重视 。 年代初,日本学者寺 田隆信 先生在 《山西商人研究》一书中,就此问题有过论述,近年来,这一 问题在学术界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的学者 已发表了一些很有见 地 的文章 。但是上述论著,在 内容上多侧重军饷制度的研究。 本节侧重就明代北方边镇粮饷的筹集及演变为粮食市场的过程做 一分析。 一 、一个庞大 的军事消费区 朱明建国后,为巩固其政权,在继续追击元朝残余势力方面下 了很大力气 ,洪武时,朱元璋 多次 出兵塞北,其 中使用兵力较 多,规 模较大的就有三次 。永乐时,朱棣 曾经五次亲征漠北 ,并迁都北 京,以加强对北边的政治、军事领导 。元蒙残余势力在明朝的军事 压力下,被迫北归。后来,由于统治权力削弱和 内部争夺权力,逐 渐分化为 、瓦 、兀 良哈三 部 。 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 ,居 大漠南北;瓦刺又称 厄鲁特 ,为蒙古别部 ,在 西,居天 山南北; 兀 良哈也是蒙古别部 ,居黑龙江南、大兴安岭东。明代蒙古各部虽 无统一政权 ,不能有统一 的行动计划 ,但 出于掠夺财物、妇女之 需, 却经常南下扰边,给明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 。如弘治十四年 ,蒙古小王子部以十万骑从花马池沿池 ,散 掠 固原、宁夏 境,三辅震动, 杀残酷;正德八年( ,又 以五万骑攻大同取朔 州 ,掠马 邑;正德十一年( ,复 以七万骑分道人犯宣府 ,凡攻城 堡二十 ,杀掠人 畜数万;十二年( ,再 以五万骑 自榆林 寇 ;嘉 靖 四年( )又 以万骑寇甘肃 ,次年 ,犯大 同及 宣府;六年( 两寇宣府;七年( )掠 山西复寇大 同;十一年( ,小王子又 拥十万骑 寇 。但是在 明朝方面 ,自宣宗 以后 ,已无力再 次 出征漠 北,被迫改为防御政策 。其具体措施是: 重新修筑长城,作为北 边军事防御设施 。长城 自后晋石敬 把燕云 州割给辽帝国后, 已丧失作用, 年来 ,多 已倒塌 。明朝欲与北方蒙古抗衡 ,不惜 倾全 国之力,兴筑长城 。大致从山海关到黄河一段于 世纪完 成,黄河至嘉峪关一带于 世纪完成。其工程 巨大,远远超过公 元前 世纪秦王朝修筑的数百公里长城的百倍以上。 疏通南 北运河 ,使南粮 北调 ,以供 京 需和边 饷 。 沿长城线 ,设立军镇, 驻扎军队,作为防止蒙军南下的军事防线。《明史 兵制》载“初设 辽 东、宣府、大 同、延绥 四镇 ,继 设 宁夏、甘 肃、蓟州 三 镇 ,而太 原 总 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 固原 ,亦称 二边 ,是为九边 ”。九边镇 由东到 西,沿长城线一字排列,形成一条防御屏障。九个边镇的具体情况 是 : 辽东镇,驻地在今辽宁辽阳,管辖边墙从东海岸起,西至山海 关,全长 余里 。 蓟镇,驻地在今河北蓟县,管辖边墙东 自山海关,西至居庸关 的灰岭 口,全长 余 里 。 宣府镇,驻地在今河北宣化,管辖边墙东 自居庸关,西至大同 平远堡 ,全长 里 。 大同镇,驻地在今山西大同,管辖边墙东 自宣府镇西阳河堡宽 沟 ,西至 山西偏关镇 丫头 山,全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