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国的地望与兴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国的地望与兴亡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4期 权和士大夫群体的对立。 泪。英英者何?兰生气。追之琢之 ,永成器。”赵用 这种对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皇帝越打 ,朝臣越 贤也得到犀角杯一只,上刻诗:“文羊一角,其理沉 谏。板子非但没有让臣子们退却 ,反而出现了一种 黝 。不惜剖心,宁辞碎首。黄流在中,为君子寿。” 重打之下必有勇夫的怪异局面。面对血肉模糊 、非 (《涌幢小品》卷九)故而时人张萱就说 :“近世士大 死即伤的廷杖 ,大臣们丝毫没有畏惧 ,他们或者个 夫以气节相高,不恤生死,往往视廷杖、戍遣为登仙 人独奏,或者联名上书,或者采取连章疏人的方式 之路。一遭斥谪 ,意气扬扬 ,目上趾高,傲视一世, 进谏,如果不能达到 目的还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 , 正所谓意气有加也 。”(《西园闻见录 ·谴谪前》卷三 诸如在宫门口“撼门哭”(《明史》卷一七九)、“哭声 八)清人钱泳也称明代士大夫有 “不以直声廷杖 ,则 微禁掖”(《明史》卷一八九),甚至还会 “自刃以谏” 以书画名家”之 “一时习气”(《履冈丛话》卷十)。连 (《明史》卷一六)。可以说,明代奏折数量居历代之 明代的皇帝也意识到有些臣下进谏动机不纯 ,像神 冠,廷杖 “功不可没”。 宗 “在御 日久,习知人情 ,每见台谏条陈 ,即日:此‘ 明代官员面对廷杖何以如此大义凛然、前仆后 套子也。’即有直言激切 ,指斥乘舆,有时全不动怒, 继呢?这是因为廷杖作为一种有辱斯文的惩戒方 日:此‘不过欲沽名尔,若重处之,适以成其名。’卷 式 ,到了明中后期以后 ,在士大夫眼中却变成至高 而封之”(《谷山笔麈》卷五),“益厌言者 ,疏多留 无上的荣耀了。这种变化固然和明代皇帝多贪图 中”,不给其讪君卖直 、沽名钓誉的机会,廷杖也一 逸乐,不恤国事有关 ,也和士大夫阶层的成熟壮大 度 “寝不用”(《明史》卷九五)。 密不可分。 总之,廷杖作为法外刑 ,可以不受三法司审判 表面上看 ,遭受廷杖的朝臣似乎是弱势群体, 程序限制 ,因此被皇帝拿来作为发泄私愤 的肉刑 身心俱受蹂躏,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他们不但获 工具。它的盛行不仅使得文官身心遭受到巨大伤 得了民众的同情 ,还能够因此青史留名。不少人在 痛 ,更使得明代社会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随着 士大夫集团的抗疏论救下 ,还能因为 “有功名教”, 士大夫阶层的 日益壮大 ,控制着舆论导向的文人 本人或其后代受到破格奖励和提拔 。如万历皇帝 逐渐拥有了极大的影响力,这股巨大的势力使得 登基后,就将 “正德十四年文武官员人等 ,因谏止巡 皇帝和大臣在廷杖问题上的冲突逐渐转变为君主 游,跪门责打,降级改除为民充军者,该部具奏起取 专制和文官制度之间的博弈 ,这场博弈为我们 了 复职 ,酌量升用。打死者追赠谕祭 ,仍荫子入监读 解明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 口。 书。充军故绝者,一体追赠谕祭,复养亲属”(《今 收稿 日期:2013—05—20 言》卷一)。吴中行等一行人遭受廷杖后,摇身成为 作者简介:徐春燕,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天下士大夫的楷模 ,当时皇帝经筵的讲官许国就曾 (河南郑州 450002),主要从事明史研究。 送给吴中行一只玉杯 ,上刻诗 :“斑斑者何?卞生 [责任编辑 /中 洧] 随国的地望与兴亡 甘 大 明 2013年年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