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气肿分

全小叶性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全部破坏、扩大 以下叶及前部为重,显示较大范围的无壁低密度区,且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病变区内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形成弥漫性“简化”的肺结构。 全小叶型肺气肿: 病变涉及终末细支气管以下全部气道,它在两肺内弥漫分布但不均匀,以下叶为重。病变严重时引起症状。 本型的CT特点:全小叶破坏而形成较大范围的低密度区,无壁,且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病变区内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形成弥漫性“简化的”肺结构。 间隔旁型肺气肿: 本型选择性的累及小叶末段,故多位于胸膜下。此型比较局限,病人多无症状,但常易产生自发性气胸。 CT:除表现为胸膜下肺大泡,还可发生在右主支气管后的食道奇静脉窝内和左心室旁和前联合线附近 间隔旁型肺气肿:选择性累及小叶末段,多位于胸膜下。比较局限,易产生自发性气胸。 多位于胸膜下,表现为胸膜下肺大泡。 * 瘢痕旁型: 本型见于邻近局部肺实质瘢痕处,如肺结核、弥漫性肺纤维化,尤其是尘肺纤维灶旁。当CT上有可见的肺内纤维灶时,识别本型气肿是容易的。 邻接局部肺实质疤痕处,如肺结核和弥漫性肺纤维化尤其是尘肺大块纤维灶旁。 瘢痕旁型肺气肿 瘢痕旁型 祝大家: 工作顺利, 生活愉快! 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TB:终末细支气管,RB1-3:呼吸性细支气管,AD:肺泡导管,AS:肺泡囊。 间隔旁型+全小叶 * * * * 肺气肿薄层CT分型及表现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呼吸内科: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患者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音低远。 呼吸功能检查: 残气量/肺总量比40%。(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血液气体分析: 如出现明显缺氧二氧化碳滞留时,则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并可出现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呼吸衰竭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胃溃疡 5.睡眠呼吸障碍 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⑴ 导气部: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⑵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气管解剖: 图8 肺小叶模式图 肺气肿CT分型 早期肺气肿分四型: 1.小叶中央型 2.全小叶型 3.间隔旁型 4.瘢痕旁型 晚期肺气肿不能再区分 正常肺小叶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本型的典型改变是呼吸细支气管的肺泡扩张,周围部分不受累,病变位于小叶中心。当病变进展,累及广泛区域时不能与全小叶型肺气肿区别。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多发生于上叶。大部分患者均有长期、大量的吸烟史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CT表现:肺野内散在、弥漫性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直径为2-10mm,位于肺小叶中央,仍可见小叶核心动脉。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呼吸 性细支气管破坏融合,肺泡导管肺泡囊正常 多见于肺上部,显示在肺野内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直径2-10mm,位于肺小叶中央,仍可见小叶核心内的动脉。 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TB:终末细支气管,RB1-3:呼吸性细支气管,AD:肺泡导管,AS:肺泡囊。 间隔旁型+全小叶 * * * *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