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现场总线到分布式自动化接口技术 李海燕 ,等
从现场总线到分布式自动化接口技术
Fro m Fieldbu s to t he Technolo gy of Int erface of Di stribut ed Auto mation
李海燕 杨佃福 徐毓军
(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北京 100084)
摘 要 简要总结了现场总线与以太网技术的三种整合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种试图用以太网代替现场总
( )
线的新兴技术 ———分布式自动化接口 IDA ,指出 IDA 有可能是控制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现场总线 分布式自动化接口 以太网 控制网络
Abstract Three integrating methods of fieldbus and Ethernet technology and their advantages are summarized in brief . A newly developed technology ,
interface of distributed automation ( IDA) ,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 The technology intends to replace the fieldbus with Ethernet The paper stated that It
would be possible for IDA to be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 of control network .
Key words Fieldbus Interface of distributed automation Ethernet Control network
业网络就只存在一种底层通信协议 ,不仅易于实现水
1 控制网络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平方向的信息集成 ,而且还可以将现场数据轻而易举
19 世纪 80 年代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 地垂直集成到企业的信息系统当中,其间无需经过任
工业控制领域里出现了数字化 、智能化的现场设备 。 何转换 。
这些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需要传输巨大的信息量 ,一 以太网的优势地位是显然的 ,但它在其它应用领
种全数字化 、双向、多变量的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应 域中看来无关紧要的缺点对于工控领域来说却是致
运而生 。现场总线的出现 ,为工业 自动化带来了一场 命的。传统的以太网技术是共享信道的 ,采用 CSMA/
深层次的革命 。控制专家们纷纷预言 ,FCS 将成为 21 CD 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这样一种通信方式无法保
(
世纪控制系统的主流 。 证节点信息的及时发送 , 是一种非确定性 nondeter
但是 ,任何事物总是优点与缺点同在 , 先进与落 ministic) 的网络 , 不能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颇为严格的
后并存的。现场总线也不例外 。多年的工程实践使 控制场合 。
传统现场总线的低速率 、高成本 、多标准 、难以实现水 如果说非确定性是妨碍传统以太网用于工业控制
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信息集成等种种缺点逐渐暴露 的致命缺点 ,那么对于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而言 ,没有
出来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