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能不能根据命题人的喜好和浙江卷的特点,编制出我们自己的题目? ---一切皆有可能!! (丽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1.小明和小帆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2)对于橡皮筋和小车连接的问题,小明和小帆同学分别有两种接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Δ__(填“甲”或者“乙”) (丽水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1.小勇同学做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本实验要求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调至额定电压。(1)小勇同学连接好电路并且检查一遍之后,即将闭合电键时,实验老师给他指出:他在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各接线柱的连接,电源正负极,安培表和伏特表的正负极和量程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但还是有两个错误,请你帮助小勇同学指出这两处错误A._Δ__ B. ___Δ__ * 三年浙江省高考实验题 破解 溯源 演变 展望 一.三年六题的分析 2009年.第22题I.(1)如图甲所示,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同组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学生应该会如何破解该题? 学生破解该题的基本思路 搜索脑海中的电路图 课本中有(二个关键点) 根据电路图连线,会顺利吗? V A RX 半成品不舒服,被人牵着鼻子走 学生解该题的思路程序,给我们什么启迪? ●该题的演变来自课本原样的电路图 ●对于半成品的连线问题,我们要对其视而不见,重新画图,再加以修改! 该题的几点启示 2009年.第22题(2)某同学从标称为“220 V 25 W”、“220 V 300 W” 、“220 V 500 W”的3只灯泡中任选一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阻值如图乙所示。该灯泡的阻值是 ,标称的额定功率为 。 我们估计学生会如何破解该题? 学生破解该题的基本思路 读出电阻 150欧 求解三个灯泡的电阻或者利用150欧求解功率 学生应该会选300,但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归因会是…… 学生解该题的思路程序,给我们什么启迪? “220V 25W”;“220V 300W”;“220V 500W” ●我们测电阻应该如何测? ●对于电阻随温度变化是否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 ●对于前后几个实验我们会组装吗?(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该题的几点启示 2009年.第22题II.(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乙__(选填“甲”或“乙”)。 学生可能会选甲,理由是刚好有个卡口可以把球卡住! ●读数练得要死,却考这个!不按常规出牌! ●想想也是合情合理,不知道如何放置?会读数也是不正确的! 该题的几点启示 ●仪器如何用是第一位的! 这个卡口有何作用? 2009年.第22题II.(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 ,图乙中的Δt 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R Δt Δt Δt O t1 t1+t0 t1+2t0 t 图乙 激光 光源 接自动 记录仪 光敏 电阻 2t0 变大 ●求解t0还是2t0的时候,我们的实验是否会给学生以条件反射? 该题的几点启示 图乙中的Δt 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这格填空是否存在着问题? R Δt Δt Δt O t1 t1+t0 t1+2t0 t 图乙 ●前后二个摆球应该从同一高度下摆 2010年.第22题I.(1)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挂钩的质量均为m=0.1kg,g=10),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减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i=(X加i+X减i)/2的数据如下表: (1)同一橡皮绳的X加i X减i(大于或小于); 学生会如何想这个问题? 如果有等于肯定选等于!可惜只有大于和小于 1.橡皮绳在伸长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他们是否有这个生活经验?(拉了以后就会松弛了!) 30.2 37.2 51 59.5 67.5 15.5 14.5 17.7 17.1 19.7 30.2 37.2 51 59.5 67.5 15.5 14.5 17.7 17.1 19.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