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危险品分类7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性度量的标准 LD50 :急性口服毒性,中等致命剂量 是指通过口服或者皮肤接触,14天内致使年轻的成年白鼠伤亡50%的一次性口服或者皮肤接触的剂量。 LC50:急性吸入毒性,中等致命剂量 是指通过连续吸入有毒粉尘、气雾或蒸汽1小时后,14天内致使雌雄成年白鼠伤亡50%的吸入物质的浓度。 包装等级的标准 对于运输,较强毒性的物质才被列为毒性物质 口服、皮肤接触 吸入蒸气的毒性 包装等级的确定 确定包装等级的其他注意事项 某些物质具有多种毒害性,比如毒性液体同时具有口服毒性和接触毒性,再加上液体本身的挥发性可能会导致吸入毒性。 对这些物质,应当分别测定其口服毒性,接触毒性和吸入毒性,并以危害最大的毒性确定包装等级。 比如某种物质具有需要I级包装的吸入毒性,而口服毒性为II级,接触毒性为III级,则该物质再进行运输时应将其包装等级定为I级。 常见毒性物质 氢氰酸及盐 砷及其化合物(三硫化二砷、砷化氢) 铅 苯胺 硫酸二甲酯 生漆(刺激皮肤、过敏) 毒性事故案例 1968年夏,上海某运输公司装运苯胺,其中一名装卸工因天气炎热,坐在苯胺桶上休息,遭到苯胺蒸气的侵害。当天任务完成以后便感到不适,嘴唇出现黑紫状,公司医务室当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在急诊和治疗过程中,全身换了三次新鲜血液。虽然抢救及时,保全了生命,但还是得了痴呆症。 1985年4月,桃浦车站20人发生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原因是因为装卸现场有漏桶,不自觉地吸入硫酸二甲酯,过后发生中毒。 6.2项——传染性物质 传染性物质是指那些已知含有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病原体是指会使人类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物。 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其他菌类的毒素,如不含任何传染性物质,应划分为6.1项物质。 传染性物质的分类 传染性物质必须归类于6.2项,并视情况归入UN2814、2900、3291、3373;他们可以分类为: A类:指在运输中与之接触能对本来健康的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危及生命的致命疾病传染性物质。 发生接触是指使传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或动物的身体接触的情况; 符合这些标准的传染性物质,能使人染病的划为UN2814,仅使动物染病的划入UN2900; B类:不符合A类标准的传染性物质。B类中的传染性物质必须划入UN3373。 UN3373——“诊断标本”和“临床标本”或“生物物质” 第七类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和托运货物总体活度超过相关规定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以下物质: 为诊断或治疗而植入或装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放射性物质; 已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并已出售给最终用户的消费品中的放射性物质; 含天然放射性核素但并不为使用放射性核素而进行加工的天然物质和矿石,如果没有进行加工或虽进行加工但目的不是为了提取放射性核素,并且活度浓度不超过相关规定数值的10倍; 其任何表面上存在的放射性物质未超过相关规定的非放射性固体物质。 第八类 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是通过化学作用在接触生物组织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泄露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和运输工具的物质。 包装等级的确定 I级包装 I级包装是指能使完好皮肤组织在暴露3分钟或少于3分钟之后开始的最多60分钟观察期内全厚度毁损的物质。 II级包装 II级包装是指能使皮肤在暴露超过3分钟但不超过60分钟之后的最多14天观察期内全厚度损毁的物质。 III级包装 是使完好皮肤在暴露超过60分钟但不超过4小时之后开始的最多14天观察期内全厚度毁损的物质;或 在55?C的试验温度下对钢或铝表面的腐蚀率超过一年6.25mm的物质。(这里的钢和铝是指联合国指定型号的钢材或铝材) 包装等级划分表 危险性 腐蚀性(对皮肤、物品) 毒性 易燃烧 氧化性 遇水反应——分解或化合 常见腐蚀性物质 硫酸 硝酸 氯化氢与盐酸 高氯酸 氢氟酸 乙酸 氢氧化钠 肼和水合肼 甲醛 漂白粉 浓硫酸 稀硫酸腐蚀金属 溶于水放出高热,加水顺序 亲和水,脱水 活泼:KClO3+H2SO4,爆炸 强氧化性 不宜与其他任何物质配载 硝酸 溶有NO2呈棕红色 强氧化剂,氧化蛋白质,伤皮肤 与粉状金属爆炸放出NO,NO2 溶解银 氯化氢/盐酸 气体毒性:中等量致窒息 受热时气体逸出爆炸 迅速腐蚀金属 浓盐酸:王水成份 第九类 杂项危险品 第9类危险品是指在空运过程中存在的不属于其他类别的危险物品和物质. 转基因微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s—GMMOs)和转基因有机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是通过遗传工程以非自然的方式有意将遗传物质改变了的微生物和有机物。 第9类的划定 第9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和物品 航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