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文教授的口述校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衍文教授的口述校史

PAGE PAGE 1 李衍文教授的口述校史 叶敏琴 陆美娴 卢丽婷 采访时间:2009年10月7日早上9点—下午4点30分 采访地点:李衍文教授的办公室 采访对象:李衍文教授 李衍文教授,男,1935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53年高中毕业于汕头市华侨中学,并考上中山大学生物系,195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70年进入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1998年退休,退休前后皆从事中医药对外传播工作。 记:老师您来中医学院工作后就一直是当老师吗? 李:不是。我来到学校,首先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之后转到外语教研室。 记:在图书馆是干什么呢? 李:就是做图书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咯,那个时候图书馆也就只有六、七人。到了图书馆几年以后我就到了外语教研室。外语教研室我教过英语的课,主要是教“工农兵学员”的班。 记:老师您教完“工农兵学员”之后又从事什么工作呢? 李:外语教研室之后就到了生物教研室啦。 记:那到外语教研室工作了多长时间? 李:大概也就两三年吧。那我到生物教研室之后最后一站就转到新药开发研究中心,现在还在。我是在这里退休的,在这里(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工作了十二、三年了。 记:那您在大学时为什么是选择生物系这个专业呢? 李:生物系这个专业不是我选的。那个时候是被分配到那个志愿的。 记:那您原来是报哪个专业? 李:我原来是报医,我是报中山医的,那个时候叫华南医学院。那个时候考了大学后的录取名单啊,都在报纸上公布的,而且不是在广东省的报纸上登的,在《长江日报》,这是武汉的。所以我们考大学以后就一直在等待《长江日报》。如果找当年《长江日报》的报纸还能找到我的名字。当时录取是很隆重的,都在报纸上登的,那现在就不行了,现在录取那么多人怎么登啊?十个版八个版都登不了。 (备注:卫生部为了医学教育更好的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与1952年7月进行院系调整。卫生部决定将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1953年8月12日两学院正式合并,成为华南医学院。1954年8月有又将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1957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6月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 记: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跟现在有什么大的区别? 李:我们那时候念大学跟你们不一样啊,建国初期,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我同届的医学专业是四年制的。那个时候中大对学生的伙食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那个时候不用交学费,饭钱不用交,一个月是12块,你们现在一天呢? 记:(笑)一天都要十几块。 李:我们一个月12块钱,早上就是稀饭跟豆浆。豆浆是没糖的,要糖你自己买。盐当然有啦,他放一盆盐在这里。然后就是粉跟面,上面每个都有肉碎,揉肉碎有牛肉碎或猪肉碎。这是早餐的规矩,四年都是这样吃。一个礼拜,中午跟晚上吃什么呢?饭堂里都有公布的。例如星期一中午有五个菜,,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公布了,到时也就是那么五个菜,你可以吃这个也可以吃那个,没有什么价钱不价钱的。那个时候虽然是免费,但每一个人都会发一个小本子,一天就撕一张,一张就分三小张,早、午、晚,你去拿菜的时候就把票给他,他就会给你菜。到礼拜天的时候我们有广州的同学回家了,我们就把这(票)收集起来,礼拜天的时候拿面包。因为一个人是两个(面包),酥皮啊,那么有时我们拿两三张就可以拿到五、六个面包,那么拿完面包干什么呢?我们出去。我们从中大出广州很少坐公共汽车,我们是走路出来的。吃完早餐我们就走路出来广州逛,逛完才走路回去,那个面包呢就作为点心,中午就吃那个。那个时候很好,我很留恋。早上要出早操。你不出早操睡懒床,班长会搞你起来。还有下午五点到六点还是六点到七点呢,一定要去体育锻炼,这个时候什么重要的会议都要停止的,你是党会也好,团会也好,学生会也好,你开会都要停的。那个时候叫做“劳动卫国制”。毕业时候你要拿到那个章,参加“劳动卫国制”的章。那个时候很重视学生的身体,所以我们这帮人最后虽然我们同班的同学死掉很多个,但基本上活下来的还不错。这跟五十年代年轻时候的体育锻炼很有关系。我想是这样子的。 记:那时候有发生令你难忘的事吗? 李:那个时候,说来话长。那个时候是非常好的。我从汕头来广州念大学,我盖的棉被呢,是我父母亲结婚的时候用的棉被,都已经,起码都有二十年了,很硬,我来到不到一年那个被套都烂了。…… 李:……可是呢,老师经常来宿舍里面看,看学生。记得有一个老师(黄佑琚),教政治课的。他看到我这个太简单了,他拿了一条羊毛毯给我过冬。过完冬我才把这个羊毛毯送回去给老师。奇怪得很,那位老师大概到八十年代,他也调到中医学院了,还是教政治经济学的,去世了,我念念不忘,念念不忘。因为我宿舍冷啊,那个时候的老师他关心(学生),他就拿了羊毛毯来给我过冬,令我很感动。他后来调来我们学校之后,我说起这个事,他说他忘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