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科技攻关动态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业科技攻关动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课题研究学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业:采矿工程班级:采矿13-5班姓名:陈磊学号: 1301020502 日期: 2016.11目录1.摘要12.煤矿工程特点与冲击地压分类13.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34.冲击地压显现特征45.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和判别准则46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措施56.1防范冲击地压的根本措施56.1.1合理开采部署56.1.2煤层注水56.1.3开采保护层56.2防范冲击地压的解危措施67.结论6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课题研究摘要 :冲击地压是矿山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在高应力作用下,由于变形能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破坏现象。表现形式为大量煤岩体突然破碎抛向巷道,即出现岩爆现象,冲击支护设备及附近工作人员,严重时会瞬间摧毁整个采场,对煤矿企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并可带来一系列矿井灾害。对冲击地压的防治重点是预测,如果可以获得准确的冲击提前预测,就可以提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就可极大地减小冲击地压造成的危害。关键词:冲击地压;发生;防治;措施2.煤矿工程特点与冲击地压分类 冲击地压、岩爆与矿震是地下工程和采矿工程领域常见的岩石动力破坏现象,由于行业背景的差异,在我国水电交通隧道等行业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岩爆,而在煤矿和冶金等采矿行业称之为冲击地压或矿震。我国深部煤矿普遍采用长壁开采方法,形成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立方米的开采空间,开采范围之大,开采扰动强烈,长壁开采对采掘空间周围煤岩体形成反复扰动,使之多次经历变形、破坏过程,从而导致围岩大变形、强流变和超低摩擦效应。巷道工作面围岩在高地应力和强卸荷共同作用下,地应力重新分布时空关系复杂,高应力释放、转移、传递引起的煤岩体能量耗散与能量释放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明显,在一定条件下将会引起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因此在煤矿等采矿工程岩体力学中,要研究煤岩体变形破坏后再变形再破坏的特征,要研究允许围岩破坏但限制其变形发展的稳定条件,从而搞清楚巷道围岩破裂后(峰后)的力学响应、围岩失稳特性及其演化规律和动力失稳控制对策。煤矿发生的冲击地压灾害,通常有如下特点: (1)危害性:造成人员伤亡、巷道和设备破坏; (2)突发性: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极短时间内发生; (3)复杂性:事先难以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4)诱发性:可诱发其他煤矿灾害,如瓦斯爆炸和顶底板突水等。 冲击地压现象的本质是高应力状态作用下煤岩体结构的突然失稳破坏,但由于采掘空间和开采工艺的复杂性,很难用一种机制解释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传统的冲击地压分类方法十分繁多,例如按照冲击地压的发生位置,可将其分为煤层冲击地压、顶板冲击地压、底板冲击地压;按照重力来源,可将其分为重力型、构造型、重力一构造型等等。从应力状态导致煤岩体突然失稳破坏的本质,根据煤矿常见的地质构造和采掘工艺特征,将煤矿冲击地压分为材料失稳型、滑移错动型和结构失稳型3类冲击地压,其变形失稳机制如图1所示。材料的失稳型(b)滑移错动型(c)结构失稳型图1冲击地压示意图煤矿开采实践表明:第二、三类冲击地压所引发的破坏通常比第一类更剧烈,这类冲击地压冲出煤量大、动能多,震动强,往往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严重的后果。3.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大量的现场监测与实验室试验研究表明,引起冲击地压发生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①煤岩冲击倾向特性,即煤岩固有的冲击破坏的质和能力,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内在因素;②煤岩体结构特性,指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的软弱夹层、断层或褶皱等地质构造,一般无法量化和人为改变,亦属内在因素;③煤岩体所受应力,是影响冲击地压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冲击地压现象,均是应力作用导致煤岩体突然破坏的结果,只是应力的来源、大小和表现形式等要素不同而己。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岩体,受构造应力的影响内部积聚了一定的原始应力,煤层开采引起采场应力的重新分布并在局部形成高应力集中,此时处于非稳定动态平衡状态的煤岩体在外界扰动应力的作用下就会诱发冲击地压的发生。由此可见,冲击地压问题实质上就是煤岩体的应力问题,控制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实质上就是改变煤岩体的应力状态或控制高应力区的出现,以保证煤岩体不足以发生失稳破坏或非稳定破坏。煤岩体的应力包括原岩应力和采动应力,其中原岩应力不可控,而采动应力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与防治解危应以煤岩体的应力状态分析为基础,以控制应力为中心。一方面在煤岩体未形成高应力集中或不具有冲击危险之前,通过区域应力协调转移等措施避免煤岩体形成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在己经形成高应力集中或冲击危险区域,通过应力释放和转移措施使煤岩体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尤其是降低采动过程中的单位应力梯度,破坏冲击地压发生的应力条件,达到降低或者防治冲击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