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
自然灾害中的伦理转换与法律定位
田飞龙
自然灾害是人类和平生活中除战争之外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生活永远的可能。科学的发展部分地提供了人类掌控自然的可能性。但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理性还不足以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威胁降至最低。地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可能在长远看来“震出了一个新中国”(南方周末主题语),但却直接地震裂了中国社会的伦理结构以及法律与政治结构——但这种震裂未必可怕,其背后可能潜藏着在日常状态下不易觉察的、更加深刻的理性结构,值得在理论进行深入的讨论。本文拟以汶川抗震救灾中展示出的中国社会与国家的复合面向为背景,探讨自然灾害中的伦理转换机制及其理性基础,以及同一背景下的法律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以期对于人们的道德论辩,以及灾后的道德重建与制度重建,提供必要的智识框架。
一、自然灾害中的伦理转换:从竞争到互助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竞争与互助两种基本的伦理品质,前者利己,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后者利他,在灾害或危急时刻发挥作用。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其实主要不在于日常时刻的理性计算,而在于危难时刻的自觉行为。从竞争到互助,人性在灾害面前没有被吞噬,而是得到了完善。
1、竞争与互助
为什么在日常时刻我们看不到如此次抗震中出现的诸多感人事迹?诸多无需宣传而达于人心的道德温暖?这需要我们从人的基本伦理品质出发来回答。
在平常的时刻,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与事业中,但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是一种“圈子”,一种据以区别于他人的想象物。我们在事业上追求成功,在家庭里追求幸福,但所有这些都基本上没有超出个体利益的范围。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以理性规则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除非关系极近的亲人之间,或出于其他的目的(如炒作),个体一般不会对他人受到的伤害进行实质性的帮助。因此,在日常时刻,“雷峰”已经远去,见义勇为不仅稀少,而且还可能遭到受益人的否认。我们不仅不习惯于帮助别人,而且逐渐扭曲了对帮助行为道德性质的认识。不久前发生的南京的“彭宇案”就是适例,搀扶老人竟被指控撞倒了老人,并被诉之法庭要求赔偿。日常时刻,尽管政府也会进行道德宣传与倡议,甚至设立见义勇为奖,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自私并非一种假设,而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西方无论是经济学,还是政治与社会科学,基本的假设都是理性人,而从这一逻辑起点推演的西方学术体系对于西方制度体系的建构基本上是有效和成功的。理性人假设击中了人性在日常状态下自我保存与扩展的本性,这可以概括为一种自爱导向的竞争伦理。在日常状态下,我总是爱自己多一些,爱别人少一些,在利害关系考虑上我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所谓的“egoism”。实证科学也能够提供类似的证明。正因为人性在日常状态下和基本面上是自私的,我们才需要发展超越个体利益的道德,我们才需要制定抑制个体欲望的法律。任何宗教在本质上都是对人性的矫正,提供向善的精神劝导,基督教如此,佛教、伊斯兰教乃至我们的儒家伦理莫不如此。
但是,我们对日常状态的竞争伦理也不必表现出过分的“道德焦虑”,一则这一伦理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它推动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的各种合作性行为与社会建构;二则生活除了常态,还有非常态,即灾害或危难的时刻,这一时刻所带有的灾害的普遍性压力将冲破个体的区别性竞争伦理,促成一种互助性的灾害伦理的形成。
2、互助与灾害伦理
互助伦理在日常状态并非不存在,而是很稀缺,非主流。但是,如果某种事件的发生导致常态稳定的生活被打破,灾害不再是个别性的,而是普遍性的,这时人们的伦理品质将呈现不同的面向。
以笔者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在灾荒年景,偶有逃荒人群三三两两来到我们村。我们村生活相对安定,村里人对于外面逃荒过来的人一般都比较友好,可以提供短期的食宿。而我们村在年景较坏时也会有人外出逃荒,他们中常有人回来讲述被接纳与帮助的经历。这种互助不是市场经济的行为,而是人性在普遍感受到灾难时冲破“个体自我”的体现。
话叙至此,也许有些人会立即想到此抗震中出现的两种截然对立的现象——“谭千秋”现象与“范跑跑”现象——他们都是教师,都在地震发生时刻与学生在一起(如果不是师生同处一个教室的事实背景,也许道德冲突就不会那样明显),一个选择了为营救学生而献身,另一个则选择独自逃亡。这两种灾害中的对立性事件引发了国内关于职业伦理与道德价值的激烈辩论。从基本舆情看,“范跑跑”所申明的自由主义伦理并不占据主流,甚至一度在网络上陷入重围。笔者以为范某的错误在于没有区分常态伦理与非常态伦理,而企图以自由主义的个体伦理统一适用于常态和非常态。但范某人会立即反驳,主张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学考试《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各章知识点34044.doc
- 2001会计从业《财经法规》考试及答案.doc
-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教学(无).doc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52948.doc
- 注册电气第四章电机.doc
- 朱春燕基因工程制药发展概述.doc
- 最新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
- 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doc
- 域名和IP地址及域名解析63494.doc
- 型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23893.doc
- 2025福建医科大学安全保卫人员招聘2人(四)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北京华商电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搞笑毕业生招聘29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docx
- 2025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3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乐安小学非在编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滨州市各级机关公务员考试(2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医共体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专项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包头市喜桂图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讲解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云南大理州举顺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聊城市竞技体育学校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第二季度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铁路局招聘考试《铁路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docx
- 《QSY1237-2009-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实验题】(试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docx VIP
- 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docx VIP
- 技术标书技术方案(完整资料).pdf VIP
- 13G311-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pdf VIP
- DB21_T 1565-20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pdf
- 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_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pdf VIP
- 危重症患者口渴的护理PPT.pptx
-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12.2滑轮》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