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文言断句
断句考题说明 “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同时又是阅读文言文的一项综合能力。我国古代的作品本没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伴随着现代汉语而产生的。古人在读书时,根据文章的内容自行加上圈点,即古人所说的“句读”。“断句”要求对文言文段的意义进行整体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断句。 文言断句是对文言阅读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字、词、句综合知识的运用。考生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文言知识,读懂原文,然后才能断句,同时在断句时,可以借助文言的一些特点,帮助我们做好这一题。 2011高考中出现断句题的试卷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江西/湖南 主观题形式----浙江/广东/北京/重庆 附加题形式----江苏。 小试牛刀:用/线给下文断句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5.利用各种常识和句法断句 上召公卿大夫悉心陈过失,又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 。 05北京卷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断句最重要的是弄通文意 要给文言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弄通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练习 完成核按钮P44古文断句 后记: 第一节半节,20分钟1--13 第二节从14-19 * * 文言断句 高考文言考点解析之五 基本要求 通顺,合理,合法, 讲得通,合情理,合语法 明确 阅读、理解、点断、标点的关系 知道 断句、标点的步骤、方法和依据 区分 断句与标点不同,断句与停顿也不同 多读、分析、比较,是理解的途径, 正确理解是点断的基础, 恰当点断是标点的前提, 掌握现代标点的用法是准确标点的条件。 读全文,贯文意,明结构,揣语气,先断开,后标记。 基本步骤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易后难,瞻前顾后。 基本方法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请用/线给下文断句 【译文】 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可是夜晚在写信,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治理得很好。国家倒是 治理好了,却不是写信人的本意。 现在学习的人,都和这个相类似。 大体依据 注重实词,参照虚词,根据文意,结合语法,研究句式,留意常识,考虑修辞,贯通古今。 1.利用实词断句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 子 罕曰 我 以 不 贪 为 宝 尔 以 玉 为宝 若 以 与 我 皆 丧 宝 也 不 若人 有 其 宝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 用斜线为下面语段断句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 2.利用虚词和常见词语标记断句(虚词:一类:句末;矣/也/哉/欤/、耳/尔/、邪/耶/ 焉/者/乎/之/ 句首:盖夫岂故然焉等。实词:云/曰/言) 客 有 为 齐 王 画 者 齐 王 问 曰画 孰 最 难 者 曰 犬 马 最 难 孰最 易 者 曰 鬼 魅 最 易 夫 犬 马人 所 知 也 旦 暮 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