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新人教版.docVIP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新人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材概述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折。魏徵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达此目的,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以比喻推理出之,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振聋发聩;再以具体做法结之,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全文思路严谨,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魏徵这篇奏疏,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这种内容充实、形式典雅的文风,成为后世奏议类文章的典范。学习时,在疏通文言现象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魏徵的生平深入理解作者论述“居安思危”对当时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注意文章骈散结合的文体特点,参照课文注解,理清层次结构、段落大意和论证手法,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思路方法 设计思路:由实及虚,在梳理文言现象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十思”的内涵,了解其现实意义,赏析其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学生熟悉课文,提前背诵“十思”有关内容。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维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过程: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4.方法: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5.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徵进谏唐太宗,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徵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徵,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魏徵超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它流畅的艺术的文气,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的情感。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徵进来了。太宗怕魏徵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如何? 魏徵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魏徵(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著名政治家。隋末为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义军。李密失败,他投降唐朝。唐太宗时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人有胆量,敢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助成“贞观之治”。后代一些诤臣都以他为楷模,亦泽被后世。著作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 2.基础积累 正音 求木之长(chánɡ) 浚源(jùn) 塞源(sè) 载舟(zài) 壅蔽(yōnɡ) 谬赏(miù) 词语集释 臣闻求木之长者 求:追求,想要。之:取消独立性。 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根,今指事物的本质。 欲流之远者 流:泉流,名词。 必积其德义 其:他们。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却。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臣虽下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戒奢以俭 以:用,实行,厉行。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却。 凡百元首 元首:指帝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繁:多。盖:大概。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取:攻取。守:保卫。 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流,名词。 盖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 盖:因为。以:来。 既得志 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 则纵情以傲物 以:而,表并列。物:别人。 傲物则骨肉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