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县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docVIP

安徽省铜陵县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铜陵县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

安徽省铜陵县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 一、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①吴楚东南坼,? ?? ?? ?? ?? ??? 。(杜甫《登岳阳楼》)②曲径通幽处,? ?? ?? ?? ?? ??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在这四年里,我????????????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分)A.讴歌 深邃 五光十色 变换莫测B.遗孀 诅咒 轩然大波 手不释卷 C.倜傥 陌生 人迹罕致 人才济济D.轮廓 嗫嚅 著作等身 灰心伤气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6.模拟采访题班上将开展“话说历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历史人物。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备选历史人物:、、、、周瑜、包拯、朱元璋、米芾、吴敬梓、李鸿章、丁汝昌、陈独秀、胡适、王稼祥、冯玉祥、陶行知、胡雪岩 (也可另选) 你准备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你打算采访的对象是    。   为联系采访,你打电话给采访对象。开头你该怎么说?要求说明目的,语言得体。涉及学校名称和自己姓名时,请用A、B、C等字母代替。你说:请你根据需要,拟定个准备在采访中提出的问题。 ① ②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1题。(共15分)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乙)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7.将(甲)段文中的括号内应填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 、 、 8.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景物特点:(2分) 甲文: 乙文: 9.(甲)段中“不必说”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效果?(3分) 10 (乙)文中“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换成“参观”和“珍宝”?为什么?(4分)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