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读与练-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翻译素材-新人教版.docVIP

高考语文-考前读与练-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翻译素材-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考前读与练-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翻译素材-新人教版

文言文基础知识 之文言翻译 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越来越难,所占分值也有增大的趋势,而考生答上去得不了满分或不得分的现状又成了备考的一个难点。文言文翻译可用三标准、五步骤、六方法、十注意来攻克这一难题。   1.三标准——信、达、雅   “信”,真实,不歪曲,不遗漏;“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雅”,优美,造句考究,文笔优美。文言翻译的三标准,我们只记于口,未落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翻译时抛于九霄。请看下面对《庖丁解牛》一段的翻译。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翻译粗看好象还通顺,但仔细推究,里面存在不少问题。“解”译为“杀”,不准确;“牛头”、“牛脖子”、“牛肚子”、“牛身子”原文没有此义;“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也属无中生有。两个“合乎”缺少宾语,“一个厨师丁”、“杀牛刀在前进”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可见,“信”、“达”都没做到,就更不用说“雅”了。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用“信、达、雅”来要求并检验文言文翻译。   2.五步骤——审、切、连、验、誊   (1)审。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圈注。   (2)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3)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4)验。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看语义、语气、对象等是否吻合。   (5)誊。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请看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16题,翻译划线句子。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①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②……   首先“审”。分析①句的语境,太宗将杀“受馈绢一匹”的官僚时,裴矩当廷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也接受了裴矩的观点,教育“百僚”时讲了一段话,由此推断,“廷”、“面”是名词做状语,“遂”是竟然,“折”是反驳。分析②句,“恶”与“乐”是反义,“忠”与“佞”是反义,再结合全段可翻译。   其次“切”、“连”。   ①裴矩 | 遂 | 能 | 廷 | 折 | ,不 | 肯 | 面 | 从 | 。    ↓ ↓ ↓ ↓ ↓ ↓ ↓ ↓ ↓    裴矩 竟然 能够 当廷 反驳 , 不 愿意 当面 服从。   ②君 | 恶 | 闻 | 其 | 过 |,则 | 忠 | 化 | 为 | 佞 |;    ↓ ↓ ↓ ↓ ↓ ↓ ↓ ↓ ↓ ↓    国君 厌恶 听 自己的 过错 , 那么 忠诚 变化 成为 奸佞;    君 | 乐 | 闻 | 直 | 言 |,则 | 佞 | 化 | 为 | 忠 |    ↓ ↓ ↓ ↓ ↓ ↓ ↓ ↓ ↓ ↓    国君 喜爱 听 正直 言论 , 那么 奸佞 变化 成为 忠诚   最后“验”、“誊”。将①②句译文代入语境检验,合格后誊抄在答卷上。   3.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   (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 “晋侯”、“秦伯”不译。   (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   ① 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 “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者” , 译“石”译“石头”。   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 “贫”译“贫困”,“安”译“安定”。   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凶”译“荒年”。   (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 “祖父”译“祖辈、父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