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吉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pdfVIP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吉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吉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

草原红牛群体中微卫星DNA 多态性的研究1 杨国忠1 2 2* 3 3 3 任文陟 张嘉保 赵玉民 胡成华 张国梁 1 河北北方学院牧工系 河北张家口075131;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 吉林长春130062 3 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 吉林公主岭 136100 摘要 选用草原红牛42 头作为试验牛群体 经过牛血液基因组DNA 的提取 8 对微卫星 引物的PCR 扩增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分型 UVIBAND 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分析 各位点等位基因及全部个体的标记基因型 PPAP3.0 软件计算基因频率 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 合度等步骤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草原红牛在8 个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结果表明 ETH225 IDVGA2 IDVGA46 和IDVGA44 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 4 3 和4 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420 0.6736 0.5218 和0.5750 这4 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 而另4 个位点BM2113 BM 1824 IDVGA55 和TGLA44 等位基因数分别,2 2 2 和5 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698 0.3604 0.3538 和0.4708 属于中度多 态性位点 8 个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草原红牛遗传育种研究之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 草原红牛 微卫星DNA 遗传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 S823.8 近年来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高效的分子遗传标记将各种畜禽的遗传图谱研 究推向深入 为将复杂的数量性状分解为多个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定位分析 提供了研究单个基因 特性的手段 为动物育种从数量性状的表型操作深入到基因型操作奠定了基础 微卫星DNA 作为一 种分子遗传标记 与其他分子标记相比具有 数量多且均匀的分布在大多数真核及少数原核生物的 基因组中 丰富的多态性 易于检测 具有保守性 等显性遗传等突出优点 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 畜禽遗传育种之中 草原红牛是一个适应北方草原地区特点的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 具有适应性强 宜放牧 耐粗饲 抗病能力强 乳脂率高 肉质好等突出优点 深受当地农牧民的欢迎 因此 利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草原红牛遗传多态性 为其育种及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牛样品 本试验选用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牛场饲养的纯种草原红牛42 头 颈静脉采血 EDTA 抗凝 -20 保存备用 1.1.2 主要试剂 Taq DNA 聚合酶 4 dNTP 蛋白酶K RNAase Tris 饱和酚 Tris EDTA DNAMarker N N ˊ 亚甲双丙烯酰胺 TEMED 尿素 过硫酸铵 丙烯酰胺 硝酸银 亲水硅烷 疏水硅烷 引物等 1.1.3 主要仪器 PCR 仪 高速冷冻离心机 核酸测序电泳仪 电泳仪 紫外透射反射分析仪 电 子天平等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参考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1] 略有改进 1.2.2 引物的筛选与合成 从国内外刊物中查阅相关文章 参考其研究结果 选出5 条染色体上的8 个与某些牛种生产性能相关的微卫星位点 再从Internet 网进入牛的微卫星数据库 查出相应的微卫 星引物序列 引物由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赛百胜生物技术公司合成 8 个微卫星位点的引 物序列及PCR 扩增反应条件见表1 1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课题编号为2001AA243051 作者简介 杨国忠 1963 男 河北定兴人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 *通讯作者 张嘉保 1963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动物繁殖技术与遗传标记 1 1.2.3 PCR 扩增程序 94 的预变性5min 94 变性30s 退火45s 72 延伸45s 35 个循环 反 应结束后72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