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正式1
导入 检查预习 才华横溢,深得众望,文人儒生皆以“夫子”呼之。著名的散文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宋神宗时,朝廷内变法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一边,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知道这是朝中“新进”做的手脚,便在给朝廷的《湖州谢上表》中流露了些许不满,新党人物抓住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指控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结果苏轼被捕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被贬之后,苏轼生活贫困,行动不得自由,过着半囚徒的日子。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了自己黄州的生活:“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针对客人的悲情,苏子是否产生了共鸣? 水 月 人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怎样才能乐观的生活? 不取:功名利禄都是身外物 取: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 * * * * * 《赤壁赋》——苏轼 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文体介绍: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刘勰《文心雕龙 诠赋》 即以铺张渲染为手法来写景叙事或抒情说理的一种文体。赋在形式上讲究文采,注重声韵,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在这篇赋里,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咱们可以把主客都看作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和感情是作者日常的感受和烦恼,而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的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简而言之,也就是思想矛盾的苏轼一个自我安慰的过程。 背景 提示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同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度游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图 赤 壁 图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课文第一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段意:描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乐! 那么,本段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诗情画意的世界呢请从文中找出原句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