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南极天文选址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PDFVIP

用于南极天文选址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于南极天文选址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第 37 卷 6 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7 No.6 2014年11 月 Joumal of An hui N。口n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Nov. 2014 用于南极天文选址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 吴晓庆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 1) 摘 要:选择最好的天文台址放直大口径望远镜一直是天文学家追求的目标.我国在南极的天文项 目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南极区域的光学瑞流时空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是一项亟待开展的基 e 础性天文工作.本文主妥介绍研制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用于南极天文选址,得到了在泰山 站近地面常规气象参数和大气瑞流的初步测量结果. 关键词:天文选址;光学端流;移动式测量系统 中图分类号:T42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14)06 一 0511-04 引 地基天文观测受制于地球大气特性.影响地基天文望远镜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天空背景、透过率、光学揣 流等[1] 地基光学望远镜的星像质量与大气光学端流密切相关,我们将折射率起伏主要是由温度起伏引起 的揣流称为光学揣流,量度这种折射率起伏强度的量为折射率结构常数 ci. 天文选址中需要测量的重要大 气参数有:视宁度、Fried 参数 ro 、揣流外尺度 Lo、风速廓线 V(h) 、等晕角。。、相干时间 τ。等.这些量都与大 气光学揣流强度 C己的高度分布发生联系,相互之间形成定量关系.地球上中纬度地区最好的天文台站视宁 度典型值为 0.5 - 1 个角秒[2-6] 换句话说无论望远镜口径再大再完善,也不能提高星像质量.天空背景、透 过率和光学揣流与高度和温度有关.较高的海拔高度,非常低的气温和水汽含量,十分稳定的大气条件都极 大地降低了这些因素对地基望远镜的影响.为充分发挥大口径望远镜的性能,使其达到衍射极限,有必要寻 找更为理想的天文台址.与地球上其他天文台站相比,南极大陆具有极低的红外天空背景辐射、极低的可降 水含量、极低的气洛股和尘埃颗粒物含量、非常小的光污染,无疑成为下一代大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在地 球上寻找地基站址的理想场所.目前在南极主要用于天文观测为主要目的台站有:South Pole 的Arnundsen - Scott 站♂omeC 的Concordia 站、DomeA 的昆仑站、DomeF 的 Fuji 站等.进行包括可见、红外、太赫兹和 亚毫米的天文学观测,宇窗微波背景辐射观测,以及包括宇宙射线、 γ 射线以及中微子的高能天体物理学观 测.我国自 1980 年开展南极考察以来,已先后在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和东南极大陆边缘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 了长城站和中山站,2009 年在南极最高点 DomeA 建成了昆仑站.为巩固和强化已建成的南极科考站,中国 第 30 次南极科考队已经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建成了新站一泰山站,以满足南极科学发展新需求.本文主 要介绍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研制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用于南极天文选址, 得到在泰山站近地面常规气象参数和大气揣流的初步测量结果. 1 理论背景 对于Kolmogorov 揣流,折射率结构常数 C己和温度结构常数C号定义为[7] . 2I3 c己= ([η(二) - n(二十二) J2)r- , lo r Lo (1) C号= ([ T(二) - T(二十二) J2) r-2/3 , lo r Lo (2) 二和二是位置矢量, r 是二的大小,尖括号代表系综平均, lo 、 Lo 分别为端流的内外尺度. 收稿日期 :2014 -10 - 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吴晓庆(1963 - ),男,安徽宣城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边界层、大气清流测量与模式研究. 引用格式:吴晓庆.用于南极天文选址的移动式大气参数测量系统[]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