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Lecture13_OLED层状结构原理
新型显示技术 New Display Technology 一个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发光层选用的有机物在固态薄膜时必须具有高荧光效率 2、载流子注入必须平衡,以保证复合形成激子的几率最大 3、由于激子迁移到猝灭位置而引起的非辐射衰减必须最小 OLED采用直流电压驱动,由于功能层总厚度仅数十至百纳米,大约10V的电压便可在发光层产生105~106V/cm的场强。在这样高的场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均可以实现注入。 注入电子来源于金属电极,电极的逸出功越低,束缚电子的能力越弱,电子越容易克服表面势垒在较低的电压下注入。空穴载流子来源于另一侧的透明ITO电极。由于有机物和正负电极间存在能带差,而形成有机物和电极之间的界面势垒。通过调节该势垒可以控制EL器件的起亮电压和效率等特性。 载流子传输是指将注入至有机层的载流子运输至符合界面处。 衡量有机薄膜载流子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是载流子迁移率 目前所使用的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迁移率一般为 10-3cm2/V.s左右,而电子传输材料的迁移率相对低两个数量级,寻找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的小分子材料是当务之急。 复合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好的空穴传输材料应具备如下特征: 高的空穴迁移率,利于空穴传输; 相对较小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空穴注入; 相对较低的电离能,有利于阻挡电子; 良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Tg高) OLED用的大多数空穴传输材料(HTM)属于一种芳香胺荧光化合物,已经采用过的主要是三芳胺衍生物如TPD、TDATA。其优点为具有很高的Tg和优良的表面稳定性。因为HTM在工作状态时通常容易发生热聚集作用,所以对于制做一个品质好的OLED來说,选择热稳定性好的HTM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 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好的电子传输材料应该具备: 高电子迁移率,利于电子传输; 相对较高的电子亲和能,有利于电子注入; 相对较大的电离能,有利于阻挡空穴; 良好的成膜性和热稳定性 OLED用的绝大多数电子传输材料(ETM)是荧光染料化合物。Alq、Znq、Gaq、Bebq、Balq、DPVBi、ZnSPB、PBD、OXD、BBOT等。OLED的ETM,在工作状态必須是热稳定和表面稳定。其ETM中,Alq3被广泛用于绿光,Balq和DPVBi则被广泛应用于蓝光。 小分子发光材料 发光材料必须具备几个特性: 固态下有较強荧光 载流子传输性能好 稳定性好,包括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能够真空蒸镀。 发光层是由荧光主体材料中掺杂一些的“荧光掺杂剂”制备。发光层通常与ETM或HTM采用的材料相同。 发光层,必须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和足够的热稳定性。掺杂剂选择适当,理论上可以获得各种发光颜色。 元件的寿命 测量元件寿命的方法,是在元件维持一恒定电流的条件下,测量从初始亮度下降至一半亮度的时间。 根据Kodak公司的VanSlyke报道,亮度在2000cd/m2时,器件的工作寿命达到了1000小时? 对寿命进行比较的最佳参量是亮度和半亮度寿命的乘积。据报道,该量值对使用寿命最长的器件是:绿光为7000000 hr·cd/m2;蓝光为300000 hr·cd/m2;红橙色为1600000 hr·cd/m2。 器件老化 元件的衰变(1) 有机材料元件衰变可分为三种: (1)热衰变。Tg可以作为其热稳定性的依据。Tg低的材料在室温下容易结晶。 (2)光化学衰变。有些有机材料,在光照射下不稳定,发生了光化学反应。 (3)界面的不稳定。OLED器件中有三种界面:ITO/有机层;有机层/有机层;金属/有机层。有些有机材料在其它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上的粘附性能很差。 元件的衰变(2) 无机材料元件衰变可分为两种: (1) ITO的表面污染。器件中的ITO表面必须没有有机杂质。表面遗留物会导致工作电压升高,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 (2)阴极的腐蚀。阴极腐蚀是最常见的导致器件衰变的原因。如果封装得不好器件就会出现被氧化的黑点。 liulin@ * 西安邮电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教研室 主讲:刘 琳 西安邮电学院光电信息工程教研室 Email:liulin@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阴极 阳极(ITO) 有机电致发光结构与材料 glass Anode (ITO) HTL (NPD, 50nm) EML (Alq3, 35nm) Cathode (Al, 100nm) 注入 为了降低注入势垒,提高少数载流子的注入密度,从而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光亮度和效率,人们对器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选择适当的电极材料以及对注入界面的修饰等,可以平衡空穴和电子载流子的注入 LUMO HOMO Al 发光层
文档评论(0)